一、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扬尘 项目施工过程难免会产生一定量的扬尘,但是只要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措施得当,将能把扬尘的影响减至最低。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报告表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且土方施工结束后,扬尘影响会明显的减轻,因此,施工期扬尘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②燃油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以燃油为动力的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会排放一定量的废气,根据同类型建设项目现场监测结果,在距现场50m处CO、NO2小时平均增加值分别为0.2mg/m3和0.009mg/m3,占《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中小时浓度限值的2%和4.5%。因此本项目施工期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分析 ①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为施工工人日常饮用和洗漱等产生的污水,污染物浓度低,成分简单。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用肥,不外排。 ②施工机械冲洗废水 浇注砼的冲洗废水、施工机械设备的冲洗水和混凝土养护、工程设备水压试验等所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和少量石油类,产生量均不大,该污水要进行截流后集中收集,经简单隔油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过程,不外排。 (3)声环境影响分析 由预测结果可知,按《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衡量,轮式装载机、压路机、推土机等昼、夜间最小达标距离分别在100m、300m,距离项目最近的环境敏感点为100m的桥东村村,因此,项目产生的噪声经距离衰减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4)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①建筑垃圾 根据同类工程调查,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0.5~1kg/m2左右,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取0.6kg/m2。本项目总建筑面积4315m2,施工期间约产生2.589t建筑垃圾,本项目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经统一收集后运往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填埋,不外排。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 ②生活垃圾 本项目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6t,经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相关部门统一处理,不排放。 二、营运期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用水主要为破碎和筛分工序喷淋抑尘用水、绿化用水、生活用水、车辆冲洗用水、洗砂工序用水。喷淋抑尘用水、绿化用水将全部蒸发;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旱作类标准后,用于厂区或附近的绿化灌溉;车辆冲洗废水和洗砂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项目初期雨水排入三级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排放。 采取以上措施后,本项目废水不外排,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①原料卸料堆存粉尘 项目拟对原料堆场硬底化,设置雾炮机3台,卸料时喷水雾抑尘,除尘效率按90%计,原料堆场粉尘排放量为0.200601t/a;原料购进时含水率5%左右,项目在天气干燥时拟对原料堆场进行不定时洒水处理,保持原料含水率10%左右,起尘量约为0.166t/a,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②机制砂扬尘 项目设一条机制砂生产线,鄂式破碎机和冲击破碎机位置较集中,设备距离较近。本次环评要求对破碎工序及筛分工序加装水喷淋装置并添加表面活性剂(润湿剂)+雾炮机的办法,抑制粉尘排放。据统计,破碎、筛分工段的粉尘产生量为10.030t/a,使用润湿剂+雾炮机以后,可大幅度提高抑尘效率,粉尘控制效率以90%计,则破碎筛分排放粉尘量为1.003t/a。抑尘用水渗入裂隙或在蒸发至大气中,少量排水经厂区的截排水沟汇入厂区沉砂池,经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厂区用水,不外排。 ③皮带传输粉尘 项目拟使用带式运输机对物料进行搬运,本项目拟对物料输送带进行密闭处理,采取上述措施后,皮带传输基本不产生粉尘。 ④厂内运输粉尘 原料和产品机制砂均采用汽车运输。本项目厂区内道路及地面采取必要的硬化措施,厂内车辆实行减速慢行,以及厂区内种植花草和高大灌木,并定期采取洒水措施降尘,运输扬尘产生量较小;同时,在厂区设置车辆冲洗设备1套,以减少扬尘的产生,产品输出厂时应采取覆盖措施。 ⑤机制砂、原料堆场 项目于厂区南侧设成品机制砂、西侧为原料堆场,机制砂直径为0~5mm,石子直径为10~20mm。对于机制砂,因直径小,易起尘,本项目拟对该堆场硬底化,设三面围挡,围挡高度应略高于堆场高度,并加顶棚遮盖,以减少堆场扬尘;石子由于产品规格较大,不易受风起尘,本环评要求不定时对该堆场洒水处理,增加石子湿度,降低扬尘。 3、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主要的噪声源来自:项目噪声主要有颚式破碎机、皮带输送机、立轴制砂机、板框式压滤机、振动给料机、细沙回收脱水一体机、螺旋洗沙机、变压器、轮式洗砂机噪声,其噪声在65~90dB(A)范围。项目通过对机械安装减震降噪设施,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是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降低机械噪声;同时通过采取一系列减振、消声、隔声等降噪措施;可确保厂界四周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的要求,即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故该项目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运营期在洗砂工序、截排水沟和场地冲洗产生的沉淀池底泥,经压滤机榨干水分,经核算,干底泥产生量约为300.9t/a。厂内设干泥堆积区,干底泥暂存后外售建材厂或附近农户用于种植茶叶综合利用。项目不设弃渣场,污泥定期人工清掏,及时外运,避免在厂内大量堆存。 项目运营期员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约为1.5t/a,当天交由相关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经上述措施处理后,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直接的影响。 5、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无需设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