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英德市紧紧围绕“老有所住、老有所养”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清远市和市委关于“大养老”的各项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养老机构管护理水平,切实保障了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是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4月,我市从上级专项资金安排480.8万用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造、完善敬老院消防设施设备等。对全市15间乡镇敬老院进行消防设施设备的完善,完善其消防喷淋、烟感、灭火器等,使其达到消防安全使用水平。目前,全市15间乡镇敬老院已经有11间完成敬老院消防改造。对乡镇14间敬老院厨房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厨房设施设备,使其达到食品安全条件,让敬老院更加规范。敬老院消防设施设备和敬老院厨房升级改造,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市养老服务水平,提高了我市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幸福感。
二是着力铺开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我市特点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为城乡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通过开展试点建设,逐步将其推广至有条件的社区、小区,使全市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建设更好推进我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提高我市养老服务质量,服务广大老年人。
三是着力村居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工作。通过为我市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住房安全性和无障碍设施等方面改造,改善居住条件、降低在家意外风险,推进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按照分年度、分数量、分区域逐步实施的方法开展工作。为积累经验,优化改造方案,使改造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前期已在大湾镇、西牛镇、横石水镇和英红镇开展了200多户摸底工作,确定其中80户为今年改造目标,目前签订协议、设计、预算、立项、招标等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力争今年实现已定目标的改造工作,实现“零”的突破。
四是着力高龄老年人津贴发放。自2012年10月1日起,给具有英德市户籍且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按年龄段每月发放相应的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80至8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30元;90至99周岁,每人每月发放50元;10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发放300元。目前,我市80至89周岁老人有22893人、90至99周岁老人4232人、100周岁以上老人175人。自2021年10月至今,累计发放津贴9000多万元,目标人群覆盖率和补贴水平达到清远市指标的100%。
五是着力推进养老机构星级创评工作。2021年,为进一步完善养老设施,美化养老环境,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在民政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推动和鼓励市福利中心和大湾敬老院参加广东省星级养老服务机构评选活动。前期已投入100多万元对院内残旧设施完成了更换(如护理床、柜、健身器材等),对房间室内、门窗、卫生间、阳台等工程完成了修缮,对室外环境进行美化绿化,宜居环境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并且对院内所有标识牌按国标要求进行了更换,使各功能室、房间、道路更清晰更安全。在医疗系统建立老人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强化老人健康医疗管理,有效保障老人生命安全。初步达到广东省三星级养老机构标准。通过敬老院星级创评工作,加强了我市养老机构的各项建设,促进了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六是着力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全面落实我市所有民政系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每隔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入住养老机构老人按疫情防控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截至目前,我市民政系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有284人,已全部完成检测核酸10批次。入住养老机构(含民办)老人共847人,定期进行检测,机构内人员核酸检测率达100%。英德市始终贯彻落实加强民政服务机构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大力宣传和动员全市民政服务机构人员及服务对象疫苗接种工作,一是强调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原则上必须全员疫苗接种,未接种不得上岗。二是要求各镇(街)政府协调当地卫生医疗部门,组织医务人员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咨询及身体评估工作,对适合接种疫苗的服务对象,安排到卫生健康部门完成疫苗接种,努力做到“应接尽接”。目前,各镇(街)基本完成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身体评估工作。据统计,截止8月,我市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共284人,已完成疫苗接种275人,接种率达96%。全市已完成15间敬老院老人身体(浛洸敬老院正在评估,未出结果)评估工作,共评估特困人员381人,经评估符合接种条件的老人169人,已完成接种的老人155人,接种率达92%。其他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我们督促镇(街)加紧与卫生院沟通,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使我市养老机构疫苗接种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有效提升集体免疫的防控效果。
英德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