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发改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优化营商环境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从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聚力为民办实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多举措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谋发展、抓落实的实际举措,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理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了《英德市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试行)》,明确了各相关单位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的职责,通过督查考核,强化工作落实、确保各部门高效联动。二是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工作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工作组下设办公室,成员从市发改局、人大、政协、纪委、组织部、司法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政数局、应急局等单位抽调专职人员组成工作专班。三是实行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四是加强督查考核。将《英德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工作落实情况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将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结果,列入市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五是建立营商环境效能问责机制,对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纪检监察机关根据规定进行问责。
二、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能力不断提升。按照《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工作会议纪要〔2021〕 1号》和《关于做好“一网通办”自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网上办理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目前全市35个部门,供气供电供水3个单位,24镇(街)和299个村(社区)均已进驻广东政务服务网,全市1134项依申请行政许可事项和568项公共服务事项都可以网上申办或查询,我市政务服务事项(依申请6类事项+公共服务事项)网办率达99.35%,“一窗”受理率92.55%,除涉密事项外,行政许可类事项网办率100%,即办件占比98.55%,时限压缩率94.73%。
政务服务便企便民热线不断优化。在规范工单处程,加强退单审核管理,报送工单承办联系人和紧急突发事件联系人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11月,我市12345政府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共受理热线工单29000单,时限内办结工单28993单,工单按时回复率99.98%,工单处理结果群众满意率97.80%,1-11月共召开部门热线工单协调会4次,有效协调了147单复杂疑难工单的回复处理。切实为群众解决了一批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有效整体提升全市热线工作的效能。
“粤系列”平台推广应用不断深化。擦亮“粤系列”APP金字招牌。提升“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实名注册用户数。推进更多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让企业群众充分享受“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其中“粤政易”平台开通账号18745个,账号激活率为99.05%,用户活跃率为77.92%。“粤省事”平台已实名注册人数达到66.7万,在清远市范围内排第一。涉企APP“粤商通”市场主体注册用户数达53121,注册率约84.88%,在全清远市排名前列。
审批流程不断优化。督促各有关单位通过预受理模式提前进行审批,容缺受理(在基本条件、关键材料具备的前提下,允许企业的在缺少非关键性材料或资料存在瑕疵的前提下先行受理并进入审核程序,待材料补正后同时出具办结凭证)等方式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各单位均通过不断优化内部办事审批流程,尽最大可能压缩审批时限、精减办事材料。压缩审批时限方面:市住建局将法定办结时限为15个工作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事项承诺时限压缩为1个工作日;将法定办结时间20个工作日商品房预售许可事项,压缩到1个工作日。清远市生态环境局英德分局将环评报告书项目审批时限,从法定60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精减办事材料方面:市住建局将商品房预售许可事项在2020年6月从原来的20项资料,现精减至15材料。清远市环保局英德分局将环评报告书项目报批材料从原来的7份简化为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