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春季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 2018-05-28 16:00
  • 来源: 英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发布机构:
  • 【字体:    

 

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升高且湿度增大,细菌滋生繁殖代谢较为活跃,易导致食物腐败霉变。为此,英德市食药监局发布春季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1

外出就餐需留神

外出就餐时应选择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健康证件齐全的单位就餐,要注意查看餐饮服务单位的量化分级等级,寻找“笑脸”就餐;用餐时应注意辨别食物颜色、气味是否异常;小餐饮店要谨慎食用凉拌菜系。

 

 

2

避免食用不知名野菜和野蘑菇

随着天气转暖,各种野菜和野蘑菇陆续生长,如果食用有毒或者加工不当的野菜、野蘑菇,容易引起中毒,严重的将危及生命。切忌用“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毒蘑菇与银器、大蒜、大米或灯芯草同煮可致后者变色”、“毒蘑菇经高温烹煮或与大蒜同煮后可去毒”等等所谓的“民间偏方”去分辨是否为毒蘑菇并进行食用,坚持“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的“三不”原则。

 

 

3

谨防马铃薯、四季豆、发霉甘蔗等食物中毒

发芽马铃薯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食用后易中毒;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若加热不彻底,这两种毒素留存极易导致人体食物中毒;甘蔗一旦发生霉变后,会产生神经毒素,食用后会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功能紊乱或头痛、头晕、眼前发黑、复视等神经系统症状,重者出现昏迷、抽搐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全身性痉挛性瘫痪、去大脑皮质综合征等。

 

 

4

食用冷冻海产品要当心

冷冻海产品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就容易腐败变质,所含蛋白质会分解并产生胺类、可溶性毒蛋白等有毒有害物质。且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经过高温加热也不能彻底破坏其毒性。因此,春季应慎食冷冻海产品,变质的海产品切不可食用。

 

 

5

外出踏青要注意

用于野餐或路途中食用的食物要原料新鲜、加工透彻;各种荤食最好是真空包装,耐贮存又便于携带;自制食品要烧熟煮透;干粮类食品,以烘烤、油炸类比较保险,包子、夹心蛋糕等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易变质,要注意保存。

 

 

6

切勿食用海豚鱼

春季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的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险期。河豚鱼的毒素含量高且非常稳定,一般加热烧煮不能去其毒性,中毒严重者在两、三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提醒市民切勿食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