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采用多项措施,持续开展餐饮质量提升行动,规范餐饮加工操作行为,切实保障餐饮消费安全。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6948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973家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95宗,餐饮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得到了明显遏制;全市持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共5348家,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589家,量化分级A级154家,与去年相比新增14家,餐饮经营环境及质量明显提升,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加强“导”,优化提升经营环境卫生。指导餐饮经营者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环境卫生水平。重点关注后厨、就餐区、卫生间等关键区域卫生状况,鼓励餐饮经营者优化厨房布局及硬件设施,引入色标管理、4D、5常、6T等管理方法,提升后厨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整洁、舒适的餐饮服务环境。
二、突出“研”,实施监管风险分级。强化风险研判,使用广东省食品经营风险分级系统全面推动落实餐饮监管风险分级管理,3月底对全市所有在营餐饮服务单位完成首次线上风险分级,对非正常经营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标注识别,掌握真实在营主体数。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并对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重点分类监管。截至目前,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风险分级管理5348家,分级完成率99.38%。将风险分级管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根据风险等级确定检查频次,实现监管资源的科学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开展“培”,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持续推进在营餐饮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工作,结合日常检查督促辖区内餐饮服务单位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管理员,深入学习餐饮从业食品安全知识,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和考核,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截至目前,餐饮从业人员完成线上培训考核3587家,覆盖率88.79%,培训人数5114人;重点单位完成64家,覆盖率91.43%;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考核100%全覆盖;从业人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员现场监督抽查考核合格率达到99%。
四、注重“智”,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指导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建设“明厨亮灶”,主动向消费者公开加工制作过程。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全覆盖,鼓励社会餐饮服务单位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实施智慧管理,加强对餐饮加工关键环节的实时监管,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截至目前,我市在营的4195家餐饮服务单位中4011家餐饮单完成“眀厨亮灶”建设,“明厨亮灶”建成率95.61%,“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单位297家。其中,学校(含幼儿园)“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单位288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单位2家,均实现100%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