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德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在机制建设、监管执法、社会共治方面下功夫,深入实施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一、以“强机制”为君药,夯基固本强堡垒
一是统筹谋划,强化责任落实。印发了《英德市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英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的工作安排》,召开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部署会,明确任务重点,细化工作要求,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股、所、队”监管执法模式。二是深化药品许可审批改革。扎实推动药品流通改革试点迅速落地生根,今年年共发出2张美宜佳连锁便利店“仅销售乙类非处方药”药品经营许可证;同时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简化申报资料,今年共办理药品许可事项业务149件,全年办结率和群众评议满意率均为100%,办结时长压缩50%以上,真正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二、以“严执法”为臣药,筑牢药品安全底线
切实抓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两品一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案件查办工作的意见》,聚焦社会高度关注、风险问题突出、行业多发易发问题,实行全员办案,强化“股、所、队”监管执法联动;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完善行刑衔接,定期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强化芬太尼、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的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全市检查“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1682家次,督促落实整改56家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2宗,涉案货值12.19万元,罚没款34.18万元,有力打击药品销售环节违规行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秩序。
三、以“优监测”为佐药,提升药品监管质效
结合英德实际,联合印发《2023年英德市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及药物滥用监测工作方案》,压实各方责任,督促各监测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建立监管部门、医疗机构、基层卫生院和零售药店组成的监测评价体系,齐抓共管、协同发力,提高监测质量,全面消除乡镇卫生院“零”报告。截至目前,英德全市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750份,完成年目标量的99.60%;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57例,完成年目标量的86.23%;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96例,完成年目标量的145.45%。
四、以“聚合力”为使药,构筑多元共治新格局
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根据新修订《药品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大力开展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和实训,提升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快推进专兼职药品检查员队伍建设,促进检查员队伍数量、质量双提升。2023年开展药品监管业务培训12场次,参训人数达150余人次,专兼职药品检查员共18名。二是构建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强化“两品一械”科普宣传,及时向公众发布典型案例,提升公众合理安全用药意识。同时,推动英德市化妆品协会、英德市药店服务协会成立,引导行业自律,形成社会共治常态。今年以来,共举办系列主题活动45场次,派发宣传资料8000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播放各类公益广告20多条次,处理药械类投诉举报咨询22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