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市民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积极履行民政工作职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项工作任务顺利推进。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一)抓好民政服务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多措并举,严密防范,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局领导经常对各镇敬老院、福利中心、救助管理站、殡仪馆和彩票销售点等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进行督查,整治和取缔了一些不达标的民办养老机构,确保了全市民政服务机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安全有序。
(二)抓好社会救助工作
一是持续提高民生兜底保障水平。2020年1月起,我市城、乡市低保补贴标准分别达到人月637元/301元;城乡特困人员标准达到人月1292/928元,所有标准都高于省定标准。目前我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2163户28616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3085万元。有特困供养人员4680人,全年发放特困人员供养金5445万元。有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22280人,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5559.15万元。二是继续落实临时救助政策。全年共救助临时救助对象413户1033人,救助金额262万元,有效发挥了“救急难”作用。三是继续做好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护理和住院照料护理补贴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护理补贴499.63万元。四是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全年为275人次提供了救助。目前站内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有93人。此外,做好了精准扶贫对象政策兜底保障工作,我市每月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兜底保障率均已达到100%。
(三)抓好养老服务和儿童保障工作
1.做好养老服务工作。一是按时发放高龄老年人津贴。我市共有80岁以上老年人27298人,全年共发放高龄老年人津贴1132.6810万元。二是加强乡镇敬老院消防和厨房升级改造。我局从上级专项资金安排480.8万用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造、完善敬老院消防设施设备等。目前全市有11个镇完成敬老院消防改造。从上级专项资金列支200多万元用于完善乡镇敬老院厨房,目前有4个镇基本完成改造任务。三是继续推进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已经完成防雷验收、消防验收、工程竣工图纸等;目前正在让第三方公司协助办理土地报批手续,同时积极寻找有实力、有资质的运营商,对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进行打包运营。四是规范民办养老机构运营。多次联合住建、消防救援、市场监管等部门和英城街道办事处等镇街到各民办养老机构进行专项检查,各职能部门按照相关职责进行检查并现场反馈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进行整改。位于城西的老来乐养老院在此次专项检查后自行关闭,安全转移已入住的老人。
2.做好儿童保障工作。一是保障孤儿的基本生活。全市有孤儿93人,全年发放孤儿保障金159万元;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75人,全年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金305万元。二是做好儿童收养工作。全年共办理收养登记51宗,解除收养登记2宗。三是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建立了由我局牵头,镇(街)主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配齐了基层工作队伍,建立了市镇村三级工作服务网络。成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工作。今年已对全市24个镇(街)的儿童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宣讲培训,实现了镇(街)宣讲培训全覆盖。共计开展服务110多次,服务留守儿童2854名。
(四)抓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
1.深入推进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善。一是指导全市299个村(社区)以及村民小组一级按照新标准、新要求落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完善;二是积极参加2020年清远市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活动。我市黎溪镇恒昌村获得二等奖,连江口镇城樟社区淡地村民小组获得三等奖,浛洸镇鱼咀村获优秀奖,活动通过电视台以及广东民政、清远头条、清远FM、英德发布等多个微信公众号广泛传播,加强对我市优秀村规民约的宣传推广,形成示范效应。
2.高质量落实完成西牛镇调整优化工作。指导村民自治试点镇西牛镇依法依规、平稳有序地撤销原下移村委会,指导调整优化后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选举兼任村委会主任,100%实现村(社区)“两委”全面交叉任职,顺利实现清远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调整优化工作“三个零”的目标任务,为我市2021年全面开展村级换届选举提供了参考经验。
3.推进连樟样板区乡风文明和文明村镇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黎溪镇恒昌村委会松岗围村、连江口镇城樟社区淡地村民小组、连樟村委会塘汪村民小组、下太镇新联村委会格田村民小组的村规民约和地名故事相结合的农房外立面墙绘,进一步丰富村规民约的展示形式,树立示范典型。
4.稳步推进2021年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自2020年5月起稳步推进2021年村(居)委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前期筹备工作。印发了有关村(居)委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指导性文件;指导全市各镇(街)开展民主评议及村级换届离任审计工作;完成了问题村、难点村(社区)排查整治;加强对各镇(街)、村(社区)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五)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社会组织法人治理。加强以章程审核为核心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指导社会组织加强内部架构建设,积极联合财税等部门加强对社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监督;以英德市社会组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加强社会组织法人库信息化建设指导工作;一年来登记社会组织46个,其中社会团体2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注销登记51个,现有社会组织数量447个。二是加大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力度。积极加强监管登记和日常业务管理监管“双落实”制度,加强告知力度,加强与业务主管/指导部门的沟通。三是积极落实年报制度。根据社会组织提交的年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敦促社会组织整改落实,不断完善社会组织内部建设和规范运行。2020年我市社会组织应参加年报410个,参加了年报的342个,年报率83.3%。
(六)抓好殡葬管理工作
一是坚决推行遗体火化,巩固了火化率。我市各地能认真落实殡改工作目标责任制,兑现奖惩制度,加强宣传执法力度,一年来火化遗体6600具,火化率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加强对违法违规土葬的执法力度。对9起违法违规土葬强制起棺火化。三是落实惠民政策,强化了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全年免除城乡居民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6600宗,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800多万元。四是成立了殡葬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殡葬服务机构监督检查。重点对卫生医疗机构、殡仪馆、公墓、民办殡仪服务机构、宗教场所等殡葬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黑中介”“诱导消费”“强制消费”突出问题进行监督、规范殡葬服务市场、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殡葬权益。
(七)抓好慈善促进和社会人才工作
1.抓好慈善事业促进工作。制定了《英德市慈善会章程》、《英德市慈善会财务管理制度》、《英德市慈善会资金监督办法》等规章制度,完成了慈善会换届工作。在“630”期间,配合做好“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全市筹集善款2459.47万元;在疫情期间积极动员社会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共发动社会各界累计捐款786.51万元,所捐款项全部用于疫情防控工作。此外,出台了《英德市大病关爱基金管理办法》。经英德市第十五届七十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成立了英德市重大疾病关爱基金,进一步解决我市困难群众大病医治返贫的问题。
2.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市共有持证社工 134 人,成立了22家社工机构。有39名社会工作者进驻村(居)开展社会工作服务,在村(社区)防疫抗新冠肺炎工作上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八)抓好福利彩票、区划地名、婚姻登记等事务工作
一是做好福利彩票发行工作。因受新冠肺炎、快乐十分、中福在线视频票销售政策影响,虽然销售大幅下降,但也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年初下达的销售任务,销售额约为5730万元。二是做好区划地名工作。由清城区牵头完成了英德市与清城区的界桩界线联检;全年共办理建筑物、住宅小区命名17宗;开展了第四轮市县镇界线界桩联合检查,下拨镇(街)界线界桩检查经费20.9万元。三是做好婚姻登记工作。一年来共办理了各类婚姻登记12277对(其中结婚登记7338对,离婚3271对,补领结婚证1498宗,补领离婚证170宗)。
二、存在问题:
1.敬老院消防改造进度较慢。由于大部分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没有聘请有专业资质机构进行设计,也没有通过住建局审图,经过改造后,也难以达到规范标准,部分镇目前还没有动工建设。
2.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投入运营难度较大。公建民营要求运营商实力强,有成熟的运营团队和丰富的经验,虽经过多次改动方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合作运营商,公建民营方案暂时难以落实。
3.镇村两级公益性生态墓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丧葬需求。
三、2021年的工作计划
2021年,我市民政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的要求,突出保障民生,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着力优化公共服务,努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重点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抓好社会救助工作。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合理适度扩大低保范围,将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参照“单人户”纳入城乡低保范围。继续完善特困人员护理补贴制度,确保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提高特困人员日常照料护理水平。加强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动态管理,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二)抓好养老服务和儿童保障工作。一是推进养老服务工作。继续完善敬老院消防,切实解决好消防安全问题;继续推进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建设。抓紧办理土地报批手续,争取一期工程早日完善验收和结算等手续;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将英西北区域性敬老院打包运营。二是加强儿童福利保障工作。加强与教育、卫生健康、妇联、残联等部门沟通联系,多借鉴其他县市区民政局的成功经验,推进儿童保障工作。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
(三)抓好基层建设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开展2021年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强业务督导,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平稳有序开展,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如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城乡社区融合发展连樟样板区建设,强化业务指导,探索提升全市城乡社区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抓好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监管工作。一是促进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推进社会组织信用综合监管,继续推进年报工作,加强社会组织异常活动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有效归集和依法公开。落实社会组织资金监管机制,继续深入开展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探索组建社会组织执法队伍,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探索建立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联动机制和部门联络员制度,推动打击整治违法社会组织工作进入常态化。完善和改进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制度,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二是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逐步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人选审核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摸清底数推动党建质量提升,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模式,破解学会协会党建工作难题,推动社会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有效。
(五)抓好殡葬管理工作。继续加大《殡葬管理条例》的宣传力度,营造殡葬改革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加大对违规土葬、乱埋乱葬和棺木加工窝点的清理打击力度,从源头上彻底整治。继续做好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巩固治理成果,规范殡葬服务行业的日常管理。
(六)抓好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一是进一步促进慈善会的健康有序发展;协同市扶贫办用好630扶贫专项资金,并做好财务资金的管理工作。二是不断完善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动,整合资源,在各个相关领域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三是认真实施“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到2021年底前全市乡镇(街道)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到2022年底前全市村(居)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点,实现全市社会工作服务站(点)100%覆盖,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100%覆盖。
英德市民政局
2021年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