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镇党委、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生态立镇、农业稳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发展思路,狠抓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一、抓党建、强组织、兴产业、促振兴
完善基层党建,服务中心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着力解决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利用镇委党校,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制度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等主流学习内容传达到位
落实党内关爱机制。配合做好离任干部资料审核,做好关于2020年党内关爱扶助党员名单的报送工作。
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组建波罗镇党建指导员队伍,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建三级党建网络建设完成,到2020年10月底前我镇共有9个一级党建网络、18个二级党建网络、36个三级党建网格。
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认真开展“九个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开展专题党课活动、开展走访慰问和党内关爱帮扶活动、开展表彰活动、开展预备党员集中进行入党宣誓仪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员讲故事”活动、开展“树先进典型”活动、开展“先锋影像”集中展示活动和开展党务基本功比赛。
二、坚持以惠民生激发发展活力,社会大局安定祥和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投入近150多万元,完成波罗文体馆建设,内设舞台、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台球室、更衣室、洗手间等,既能进行室内体育运动,又能满足会议和文艺活动需求。投入150万用于2020年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包含波罗中学至人民桥段河涌整治工程、墟镇街口停车场建设、向阳路整治及护栏安装工程。“6.30”广东扶贫济困日募捐善款106216元。
安民惠民有保障。2020年以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434人,其中在本地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人数174人,输出到珠三角地区就业人数260人。组织贫困人口100人参加玉米种植和贫困人口24人参加方式点心制作培训。广泛宣传落实因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市医疗保障局出台的一系列特殊医保政策和市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相关政策。完成2020年城乡居民社会保险2230人,完成率68.61%。
精准扶贫促脱贫。狠抓项目落实,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发力营造脱贫光荣氛围,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造血长效机制。认真细致地做好相对贫困户的精准识别,落实精准扶贫“回头看”的工作方案,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逐户登门核查确保精准识别到位。入股英德市巨元孖宝麻竹笋有限公司,公司以推动特色产业开展,增加就业岗位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
社会治理显平安。充分发挥“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了45个网格的疫情排查组,已完成6轮包括45个网格111个自然村的排查(完成率100%),涉及1435户,8659人,均未发现辖区内村民群众感染新冠病毒。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积极开展各类“禁毒”宣传224场,继续做好吸毒人员的管控和核查工作。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服务工作。开展各类普法活动10场次,派发各类普法宣传资料1200余份,受教育干部、群众约930人次。全镇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平安波罗成效显著。
“我们的节日”颂文化。春节期间,组织各村委开展“乡村振兴杯”篮球赛;清明期间,开展“云清明”即“清明”又“亲民”“我们节日·清明”活动;五四青年节期间,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为孩子们筑牢防疫墙和学习路”志愿服务等活动;端午节期间,开展以“童心知传统·关爱伴成长”缤纷“粽”夏,创意放“粽”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活动;六一期间,组织开展“我是一只快乐的‘小候鸟’”——波罗镇“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秋国庆期间,组织开展了“迎国庆 贺中秋”主题活动。组织镇村领导干部开展重阳节包饺子,为老党员送出慰问饺子活动,深切关怀离退休老党员。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进一步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深厚内涵。
三、优环境强保障,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2次,参与活动58人次。开展对集中饮用水源应急演练,继续巩固“生态镇”成果,严厉打击污染项目投入,处理环境污染投诉案件6宗,督促整治养殖场所7间,拆除违规炼胶厂1间。督促整治养殖场所6间,严格按照环保局法例条文落实对养殖场的监督。认真做好造林绿化工作,全镇护林面积21.95万亩、镇义务植树22亩。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建设,提高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镇村镇容提升。积极开展镇容环境秩序整治行动,着力治理镇区市容环境秩序各类重点、难点问题。依法清理占道摆摊、占道堆放等现象,拓宽道路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加大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城镇管理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文明意识,积极营造良好市容环境秩序。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我镇申报美丽乡村整洁村14个,建设污水处理池20个。有13个村已经通过英德市验收,污水处理池目前已完成23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围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有牌证、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为主题,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知识,挂宣传横幅11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75%。组织各村委的交通劝导员在圩日、节假日和上下学期间在人口密集的路口、学校门口开展交通劝导活动,一定程度上减少村民违法违规的交通行为,摒弃六大交通陋习,健全文明交通长效机制。
四、始终依托绿水青山,打造特色产业。
波罗镇依托波罗西京古道段和中国森林生态产业示范基地这两大生态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古道及沿途的古文化遗存内涵,发展古道文化旅游,打造当地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激发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活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获得的荣誉
2020年4月20日,我镇荣获英德市委宣传部授予的英德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第三季度创文工作考核在英德24个乡镇排名第一,是唯一一个获得流动红旗的乡镇。
一、经济与社会不断发展
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完成收收收入209.99万元,2017年完成税收收入214.03万元,2018年完成收收收入218.36万元,2019年完成收收收入234.36万元,2020年第一季度完成税收收入8.21万元,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全镇累计税收收入884.95万元,2016至2019年同比增长1.92%、1.98%和6.83%,经济稳步增长。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完成9个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善18个村级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波罗学校投入235万元升级改造运动场。
文化事业不断繁荣。2018年完成9个村文化服务中心项目,板水村文化中心为示范点;2019年,投入30万元升级改造镇文化站,建成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9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公路建设不断完善。2016年到现在,共完成31.836公里道路建设。2020年已完成沿沙村委至东风村委乡村公路进行修缮,计划完成乡村道路建设22.68公里,努力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争取上级公路部门支持,完成太平坪村委入清塘路口的桥梁建设。
河流整治不断建设,投入350万完成小河流整治约1公里。
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完善。2016至2020年,我镇共有44个村庄申请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已建成39个整洁村、4个示范村,1个特色村。到目前为止,以上44个村庄已经全部通过了上级部门验收,另有11个在创建中,待今年年底建设完工再继续申请验收。2016年至今,共完成33个村级污水处理池,其中11个已通过验收,另外22个村庄污水处理池已完工,待上级职能部门验收。2020年申报创建整洁村14个,现已完成13个;计划建设村组污水处理池20个,现已完成23个;镇区污水处理池1个,目前还在建设中。
农业农村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涉及板水、前进、建棠3个行政村的建设工程,总共完成投资1772.11万元,其中建成机耕路10.9公里,农渠30.4公里和陂头22座,按规划设计要求完成了各个项目工程的施工建设。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处于收尾阶段,项目建设规模面积16712.55亩,项目预算总投资2514.40万元,涉及波罗村、东风村、更古村、太平坪村、乌田村、沿沙村等6个行政村级单位,项目已基本完成。
二、大力推进波罗镇特色产业发展及重点项目建设
近年来,波罗镇利用当地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波罗镇党委和政府将生态农业作为镇经济的支柱产业,采取多种措施扶助农业发展。坚持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通过引进一些资金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先后引进广东得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英德市东风怡东种植有限公司、英德市旺地樱花种植有限公司、英德市国林珍稀植物有限公司等,通过企业带动,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波罗镇有波罗猪、波罗鸡、麻竹笋和红薯干等特色农副产品。
波罗古驿道成功入选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2019年4月初,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派出工程师到波罗,对全镇辖区范围的65公里古驿道进行了规划设计,具体修复工作由省自然资源厅设计院负责,省财政出资分五期进行修复,第一期投入资金1000万元修复古驿道20公里,目前已完成了古驿道路牌的安装,争取省财政资金完成剩下的45公里古驿道修复工作。
波罗镇广东英德中国森林生态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已进入规划立项阶段,通过招商引资,对特色生态资源进行重点整合开发,建设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业产业、农林一体、生态乡村五大林业支柱产业,着力打造森林生态小镇,引领波罗实现森林生态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
一、墟镇建设滞后。受到地理环境限制,镇区规划起点低,布局不合理,缺乏长远科学规划。商业化程度低,常住人口比较少。
二、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西京古道与生态旅游开发结合的旅游产业暂未形成,促进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方面主要依靠农业为主导。
三、社会稳定方面。对落实新法的规定还需进一步在工作中探索,如《社区矫正法》刚刚实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个人对相关法律条文的理解有限。各村委缺乏有效的工作台账,在处理矛盾纠纷过程中收集意识不足。人民调解组织延伸到村民小组工作推进难度大,离100%覆盖的目标相去甚远。
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大局出发,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聚焦生态保护与开发,努力推进生态旅游强镇建设
加强跟踪落实西京古驿道45公里的修复工作,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古驿道沿线村庄历史建筑和特色景观,以驿道文化打造波罗生态旅游项目。结合全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的契机,重塑古驿道的价值,为沿线村组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沿线村庄的乡村振兴。
加快推动广东英德中国森林生态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争取20年前完成《广东英德中国森林生态产业示范基地总体规划》项目在省、市的立项工作,其中第一期(2020-2025年)计划投入资金20亿元。
三、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加快乡村振兴发展
着力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努力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保障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乡村新闻官的作用,推介好波罗的本地农副特产;加快推进波罗镇青农会工作的运作,充分发挥镇青农会在农产品电商销售的积极作用,打造“产、销”一条龙服务;利用波罗商会平台,以商促农,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大力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生态宜居村庄,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十四五”规划完成67个村小组的整洁村建设,增设86个污水处理池。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员身份确认工作,根据《清远市农村耕地整治五年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对我镇辖区内的耕地进行整治。根据清远市“3个三”工程要求,大力扶持砂糖桔、三华李、百香果、鹰嘴桃等种植产业,帮助符合条件的种植基地参加“一村一品”和“示范家庭农场”等项目的申报,打造一批具有波罗特色的农业产业特色品牌。组织有需要的群众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
四、聚焦民生福祉,抓好各项社会事业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教育事业投入,不断改善教学设备。有序推进扩宽农村主干道路和乡道公路安全防护工程,畅通乡村道路交通网络和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拓宽道路大约100公里。规划建设长田尾为水源的镇区饮水工程,着力解决墟镇和波罗学校饮水难问题。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夯实政治引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定信念,敢于担当,切实抓好每项工作的落实。
二、推进波罗镇社会经济各项工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加强教育事业投入,不断改善教学设备,增强我镇文化教育事业。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农村道路建设和乡道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完善乡村道路交通网络。三是推进社会保障各项工作,切实做好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工作。四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五是加强镇区文化广场建设,改善街道居民文化娱乐设施。
三、集中精力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选优配强领导班子。精心做好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超前谋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稳步实施。加强统筹协调,认真落实发扬民主、推进改革、严肃纪律三项关键举措。严格换届工作程序,组织好换届筹备、民主推荐、选举等各项工作。加强镇党委、政府对换届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换届工作的良好舆论环境。
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落实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加大力度巡查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二是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抓好食品安全协管员工作落实。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五、落实人口普查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得以落实和顺利进行,及时召开相关会议,早研究,早部署,早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人口普查工作,为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贡献波罗力量。
六、推进平安波罗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把法治精神、观念、意识传播到干部群众心中去,提高法律意识。二是推进“扫黄打非”和扫黑除恶工作,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三是积极宣传和谐邻里关系及乡村文明十条,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波罗。一是环保部门加大巡查辖区生产生活情况的力度,制止杜绝发生环境污染问题。二是重视林木保护工作,组织护林员巡逻值守,避免发生森林火灾和林木乱砍伐的现象,切实保护森林生态。三是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广告、宣传标语、镇村干部入村宣传等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生态保护的意识,共同保护我镇生态环境。
八、聚焦生态保护与开发,努力推进生态旅游强镇建设加强跟踪落实西京古驿道波罗段第一期20公里的修复工作,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古驿道沿线村庄历史建筑和特色景观,以驿道文化打造波罗生态旅游项目。结合全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的契机,重塑古驿道的价值,为沿线村组的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沿线村庄的乡村振兴。
九、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打造阳光政府。一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推行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对接下放公共服务事项工作,创新社会治理法治化公共服务。二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与行为,促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三是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落实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四是加强行政权力制约监督,形成纪委、司法、审计部门的联动监督机制,保障行政权力使用依法依规。
十、聚焦数字政府建设,狠抓落实政府职能
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办文、办事工作流程,缩短办文、办事工作流程。强化责任意识,转变工作方法,少“后置审核”多“前置服务”。强化大局意识,转变工作思路,积极发挥年轻干部创新、主动提出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的新对策。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大数据共享,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
中共波罗镇委员会
波罗镇人民政府
2020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