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面临了新冠肺炎的严重冲击,经历了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但是,这一年,也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政府以及镇党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主要工作成效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准确把握形势,强化大局意识,全力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一是压实责任,完善机制,科学应对。根据要求结合实际及时成立、调整疫情防控指挥部、三人小组、专班等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杜绝侥幸心理,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全年共计投入54.71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建立防线,全面排查,重点防护。规范卫生院等医机构发热诊室设置,在机关事业单位、村居、超市、银行、宾馆、市场等场所设立测温点,对发热人员进行登记排查。建立并逐步完善村(社区)防控工作体系,对常住人口、外来人口、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地毯式入户排查登记,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加强对物流、冷链食品等行业领域的监管,配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处置涉疫奶枣流入情况。三是加强宣传,及时引导,做好防护。成立28支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和7支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媒体,加强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解读,广泛宣传防护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掌握镇村组动态,及时引导减少红白喜事等大型公众聚集性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镇村环境卫生,加强对公共场所的消毒消杀工作。全年共计清理垃圾约10950吨,开展消毒消杀60场次。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稳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经济社会持续稳定恢复。2020年,按照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有关要求,由镇领导班子带头,采用“一对一”帮扶督导模式,全力抓好全镇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0856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742万元;完成税收收入490.2万元。丰成种养专业合作社、天然品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广东省2020年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英德市晟园茶叶有限公司被英德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为“2020年英德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二)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改善社会民生。一是城乡发展日趋融合。完成2019年城乡一体化项目,建成20米高大型三面广告牌1个,完成大湾镇汽车客运上落点新建项目,完成墟镇约277米道路硬底化及排水工程,安装灯杆旗、发光灯箱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牌200个,为围仔街等旧街道安装路灯8盏,极大方便群众安全出行。积极申报2020年城乡一体化项目,获批投入262万元规划建设文明公园、金山公园整治、街道整治等,乡镇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是农田水利设施日趋完善。全面完成2016年度12700多亩、2018年38078亩高标项目建设;完成10930亩上洞、英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川龙河、水口河等中小河流域整治工程;投入560万元实施田心村、英建衣滩片“村村通”饮水工程;积极配合做好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后续管护工作,巩固了新增水田面积2427.6亩的用地指标。三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顺利推进广连高速大湾段建设,完成征地2197.0504亩,交地2183.1804亩,迁坟1060座;投入1875.005万元完成2020年“四好农村路”共34.091公里建设;完成古道至小联路段共8.73公里测速区建设,并安装两个警车模拟器;投入约67万元完成镇政府十字路口及电信路口红绿灯建设。四是镇村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优化。大力开展街道整治,对镇墟的背街小巷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牛皮癣小广告等一一进行清除,并加强日常巡查,防止死灰复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结合冬春季村庄清洁大行动、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力量整治人居环境,通过验收的自然村312个,完成率为85.48%,其中达到示范村验收的96个。五是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投入约2680万元完成建设规模为2375平方米、占地3.56亩,日处理污水2000立方米、管网长度为2.63公里的第一期镇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完成11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完工率为100%。六是文明创建取得新成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对标对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深入实施环境卫生提升行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礼仪、文明生活等文明行为引导,积极推荐先进人物事迹,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七是教育教学事业进一步提升。2020年投入15万元安装中考考场空调21台,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全镇共有593名学生参加中考,其中考上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有158人,上线率为26.64%。
(三)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力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镇村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围绕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标,加大力度抓好产业、就业等精准帮扶。2020年,我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共1270户3158人,全部达到“八有”标准出列,金湾社区、中步村、茅塘村、上洞村等四个省定贫困村达到“十有”标准出列。与英腾、农家人等公司合作共建100亩蚕桑示范性产业基地(主要发展食用桑叶菜),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分红收益。通过单位订购、电商、自销、代销、宣传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开拓农产品销路,大力推动我镇消费扶贫工作,动员镇政府机关工会会员共计投入4.95万元参与消费扶贫行动,实现蔬菜、土鸡、肉兔、沙田柚、红薯、芋头等农产品销售额达60多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我镇作为清远市、英德市扶贫资产管理现场会的现场点之一,为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大湾经验”。通过整合脱贫攻坚、清远及英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资源,在中步村建成英德市第二个、我镇首个村级5G基站,为脱贫后致富奔小康发展产业开通“信息技术高架桥、快速路”。此外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提供公益性岗位进行扶贫。
(六)抓紧抓好武装工作和民兵整组的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一是全年通过预征双合格对象29人,实际定兵20人,118%超额圆满完成上级年度征兵任务,荣获2019年度英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二是加强民兵整组,组编多兵种民兵应急力量30人和预备役退役军人应急力量15人,积极参与各类集训,共出动120人次8场集训。三是按市人武部工作要求做好“四个秩序”建设,全年投入近20万元用于武装各项工作。
(七)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我镇积极按照上级要求部署,扎实高效地推进人口普查工作,镇村干部、各级普查员、指导员舍弃休息时间,不分周末、晚上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摸底调查、普查录入,圆满完成人口普查各阶段目标任务。共普查登记24562户,户籍人口90058人,常住人口35412人。
此外,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残疾人、殡改、民族、宗教、侨务、港澳、对台、气象、档案、史志、妇女、青少年、儿童、工会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步。
2020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党委政府、镇党委和群众的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缺乏招商引资优势性、缺乏优质大型企业。我镇地处偏远,地理位置上有明显劣势,乡村道路建设不足,缺乏对优质大型企业的吸引力。二是创新意识不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条件较多,思想开放不足,经济发展模式较为单一,攻坚克难、执行落实的气魄和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三是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人员调动大,缺编比较严重,同时,少数干部思想意识松懈,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
大湾将从生态功能镇定位出发,通过挖掘组合现有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优质农特产品、交通区位优势等资源,打造为农业生态旅游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大湾在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一)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守耕地红线。根据生态功能区定位,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全力打击违规占用耕地建房、非农建设等行为,完成88.4亩违法用地图斑整改。计划投入5431.18 万元启动并完成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4488.48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合大湾的实际,深入挖掘种桑养蚕、(大棚)蔬菜、麻竹笋、茶叶、黑山羊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潜力,实施“三品”工程,进一步理清和明确大湾的“镇有主导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产业发展规划,在高水平保护下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特色优势农业三大产业大发展,计划新增“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2个。同时,抓住广连高速年底建成通车和宣传央视《味道》栏目到我镇采拍美食的大好机遇,鼓励结合大湾本地美食美景开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适合新产业,并吸引优秀外出乡贤返乡创业,鼓励高质量开办农产品深加工等实体经济。因地制宜,积极引进农光互补项目,引领低碳环保的绿色能源潮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计划新增家庭农场3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对森林防灭火、野外禁烧的管控力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继续打好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三大战役”;倡导俭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刺激生态友好型经济增长点。
(二)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抓住大湾群众关注的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小城镇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中小河流域整治、防洪堤建设和学校、卫生院升级改造等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投入,争取新建综合文化站、防洪堤等重大建设项目通过立项。加快实施小联、布心、长山、瑶排等村饮水提质改造工程;启动并完成初中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新增空调设备及相关附属工程,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加大力度推动“金融扶贫”、产业项目精准到户、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化产业化更大发展,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精细的工作。计划新增开办扶贫工厂2个,配合设立扶贫消费扶贫立柜,投入12万元推动消费扶贫,巩固脱贫成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深入推进“美丽乡村2025”计划,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任务386个,其中整洁村386个,示范村309个,特色村2个,实现全镇100%自然村创建成为干净整洁村,80%以上的达到美丽宜居乡村标准。争取6月底前全面完成镇级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计划新增墟镇路面改造约540米。力争新增一批乡村道路硬底化、生命防护安装工程。
(三)促进法治建设,强化社会治理。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方面、全过程,主动接受人大何社会各界监督,深入做好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和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群众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府绩效管理,探索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改善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锻造一支过硬的综合执法队伍,承接好下放的执法事项,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发挥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优势,开展“六进”禁毒、反诈骗宣传活动,进一步推进全民反诈工作,力争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率同比下降50%。新增创建民主法治村小组46个,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主要道路、重点区域交通安全标识,全面开展农村地区摩电摸排登记和隐患车辆清零工作,进一步提高镇村道路安全工作。
此外,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三防、残联、殡改、关工委、民族宗教、统战、档案、史志、征兵、武装、共青团、妇联、儿童、工会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