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聚焦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核心职责,聚焦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清远市、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奋发作为、狠抓落实,为全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作如下总结,并拟定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用地保障取得良好成效。一是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2021以来,共取得47个批次的建设用地的审批,合共审批面积3969亩;上报望埠镇奖家洲地质灾害整治搬迁项目等用地批次21个、面积756.74亩;正在组织4个点状供地项目用地的报批,拟报批面积1197亩。核发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5宗,面积954.75亩。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17宗,面积合共1017.78亩(含广东航空航天科技职业大学、英城变电站等项目)。
二是扎实开展土地出让工作。全市供应土地2255.98亩,出让价款收入10.6901亿元。其中挂牌交易10宗住宅用地,面积312.05亩,出让价款收入5.0351亿元。
(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日益完善。一是有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完成我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底图底数数据收集工作,完成国土空间6个专题研究,形成国土空间规划阶段性成果并已向人民政府和清远市自然资源局汇报,完成第二轮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试划,现正准备开展第三轮试划工作。二是有序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中心城区(含英城街道、大站镇)已完成2个片区控规编制工作,正在开展东岸新城及长岭片区控规修编,剩余片区正在编制中。乡镇区域(共22个):3个乡镇控规成果已获市政府批复,17个乡镇已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正按程序报批中;2个镇正在抓紧编制中。三是扎实开展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已完成255条行政村及43个社区村庄规划编制,实现县域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全覆盖。目前,已初步完成我市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三年行动2021年工作台账入库。
(三)耕地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一是严格落实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耕地保有量任务(其中耕地保有量127.49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面积112.94万亩),截至目前,我市耕地总面积149.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13.45万亩。二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一方面,出台《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禁止设施农用地项目、光伏项目占用耕地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种植项目设施用地、禽畜水产养殖项目设施用地以及光伏项目基础用地应优先选用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禁止占用耕地和连片可作为补充耕地(水田)的农用地。另一方面,牵头起草《英德市耕地保护督察总体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正按程序征求各方的意见。三是全力以赴开展补充耕地核查整改,共完成核查整改项目60个,经自然资源部审核通过59个项目,形成指标4469.04亩(含水田408.81亩)。
(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任务,出台《连樟样板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暂行办法》、《英德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细则》、《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与税费征收使用管理试行办法》、《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登记管理办法》、《英德市连樟样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5份配套政策文件,为连樟样板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案例提供了政策保障。经过系列改革探索工作的实施,结合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操作盲点、难点,相关政策文件急需按入市实际情况对部分内容作出针对性修改,如:相关票据的出具、税收政策、合法建设用地的认定等。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五)千方百计盘活利用存量土地。一是积极开展2021年上级下达我市三项“批而未供”消化任务,分别是:①近五年(2016-2020年)供地率要达到60%,我市近五年已供地27937.95亩,供地率为84.71%,已超额完成任务。②历年的“批而未供”在12月底需处置4841亩。截至目前,已处置2960.12亩,完成率61.14%。③2009年至2018年需处置966亩,已处置941.51亩,完成率97.46%。二是积极开展2021年度上级下达我市的两项闲置土地处置任务,分别是:①2021年底前完成301.5亩处置任务。截至目前,完成处置闲置土地19宗共计265.87亩,处置率88.18%。②上级下达我市2021年新增闲置土地处置任务1556.55亩,截至目前,已处置52宗面积共计1564.35亩,处置率100.5%。三是积极开展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任务。清远市下达我市2021年低效工业用地处置任务848亩。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处置低效工业用地896.22亩,处置率105.69%。四是扎实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农村拆旧复垦工作。2021年,共获得东华文南项目区、望埠寿塘项目区通过清远市验收新增周转指标720亩。共立项农村拆旧复垦项目137个,面积约8060亩,其中87.35亩已完成竣工验收和上报系统备案,并经省交易平台交易成功;有26个项目,面积约2000亩已完成施工,目前正在开展工程验收。
(六)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一方面,持续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进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重点突出“八个全面”,真正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高效、便民。一是全面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结时限,实现不动产抵押的办结时限为1个工作日,其他登记的办结时限为3个工作日的目标。二是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网上办,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虚拟窗口总受理业务26514宗,完成登记发证业务26377宗。三是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全市累计颁发不动产权属证书57357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6274份。四是全面实行“不动产+金融”服务,今年以来,8322宗跨市、跨县的不动产抵押业务实现直接在银行办理。五是全面实行“不动产登记+法院”服务,截至目前,417宗法院查解封业务实现跨城、跨域通办。六是全面实现一证通办,群众在办理商品房转移登记时只需要提供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完成不动产登记事项。七是全面实现不同登记业务并联办理,在银行授权情况下实现商品房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商品房转移预告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一并收件。八是全面实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趟”,企业、群众可通过手机、电脑登陆24小时在线的“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大厅”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不动产登记,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确权登记发证,累计完成农村宅基地房地测量宗地数总数232215宗,权属调查宗地总数214456宗,已公示共111711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房地测量宗地数总数3384宗,权属调查宗地总数3370宗,已公示共2265宗。已公示168个行政村。已完成46个行政村数据库建库工作。目前进入公示、收集材料、建库及对遗漏的进行补调补测阶段。
(七)全面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我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52处,共涉及19个镇(街),威胁人数共1767人,潜在经济损失为5754.3万元。深入开展汛前地质灾害巡查防治。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出动1106人次开展了全覆盖零遗漏拉网式大排查4次、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巡排查12次,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地质灾害风险点28处,全部已采取了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开展突发地质灾害疏散撤离应急演练2场,参加演练人员约160人,观摩人数约115人,宣传对象约190多人。开展宣传活动及科普知识培训共10场,派发宣传册2350册,小礼品150份、宣传环保袋100个、张贴挂图35份,宣传对象约1650人。科学编制《英德市2021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广东省英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英城街道城南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报告》,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和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扎实推进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2021年隐患点综合治理。省级下达我市任务2处。1处为桥头镇联群村竹子坑组专业监测项目,已完成专业监测仪器安装;另1处为望埠镇桥新村奖家洲组避险搬迁项目,该项目由省水利厅主导,已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群众搬迁社会风险评估、及搬迁选址等前期工作,并报省政府进行项目审批。当前,为消除潜在隐患威胁,我市采取临时安置避险搬迁措施,待整村搬迁项目主体工程完成后再组织搬迁。目前,正在搭建临时搬迁安置板房,下一步完善水电、道路设施。清远市级下达我市任务42处,已完成12处综合治理,剩余30处。其中:工程治理项目正在实施11处;避险搬迁项目已实施搬迁安置4处,7处进行搬迁选址;专业监测4处,已完成2处,其余2处正在实施;4处自然消亡项目,正在由技术支撑单位出具隐患点核减核销情况说明后,报上级部门核减核销隐患点。
(八)全市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持续向好。一是推进新立采矿权出让计划,2020年~2021年共规划设置11个大型开采规模的建筑石料用采矿权,其中,已完成4个拟设采矿权招拍挂出让前期的报告和方案编制,正在开展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下一步由清远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开展采矿权招拍挂出让。其余7个拟设采矿权,待清远市自然资源局审查上报清远市人民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展采矿权挂牌出让前期工作。二是加强辖区内持证矿山的动态检查,全年累计出动人员560人次,车辆140车次,发出矿产资源开采安全生产检查表47份,发出复查意见书5份,督促采矿权人提交2020年度矿山储量年报18份。三是对全市36个持证矿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建立“一矿一档”工作台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按期复查,发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查表48份,复查意见16份,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按期整改的5家矿山企业下发停产整治通知。四是督促英德市兴泰矿业有限公司下太飞蝶石英岩矿等4家资源枯竭的矿山企业开展闭坑注销工作,督促指导矿山企业做好复垦复绿、及时消除环境及安全隐患。五是督促指导3家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六是完成矿山治理复绿面积10.77公顷并通过验收,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我市2021年度10.1公顷的复绿治理任务。七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今年以来,累计出动人员614人次,出动车辆161次,开展非法开采巡排查158次,发现死灰复燃非法开采矿点7处,暂扣钩机18台,立案调查36宗,行政处罚金额411.6905万元(已处罚到位90.729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37.92万元(已缴纳42.332万元)。
(九)自然资源领域执法监管走向规范化。一是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处置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对45宗核定为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进行了拆除复耕,拆除面积29258平方米,复耕面积43.89亩(耕地30.47亩)。二是扎实开展土地卫片违法用地整改。2020年度新增违法用地面积2889.66亩(耕地583.29亩),已整改违法用地面积2706.16亩(耕地562.83亩),违法用地整改率93.7%,拆除违法建筑物18.53万平方米。2021年1至11月,我市新增违法用地面积578.97亩(耕地166.37亩)。截至目前,已整改面积448.8亩(耕地166.22亩),违法耕地整改率99.91%。三是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稀土矿行为。今年以来,共出动人数18666多人(次)、车辆5054多台(数),出动钩机5次,夜间出动147次,摧毁尾矿收矿池1137个、摧毁尾矿草酸池1078个,收缴稀土尾矿226包、草酸180包,清理水管、电线一批,填埋矿井227个,收缴摩托车34台,破坏抽水机91台、水泵6台、发电机4台,暂扣面包车1辆、的士头1辆、捷豹SUV小车1辆、五十铃货车1辆。收缴暂扣物品已移交属地派出所、镇政府登记处理。共立案查处稀土案件10宗。
(十)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今年以来,组织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108次,用新理念新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各党支部讲党课12次,组织召开党员大会36次,党组(党委)书记讲党史专题党课1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36次,强力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工作。三是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四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能力。局党组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严格执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优化配置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突出政治标准,认真做好干部提拔任免、人员补充和岗位调整;从政治思想教育、业务能力提升、道德素养提高三方面入手,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自然资源干部队伍。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持续严肃整治“四风”问题,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利剑作用,不断优化自然资源系统政治生态。今年以来,开展任前谈话63人次,诫勉谈话2人次,警诫谈话5人次,节前谈话119人次,日常谈话51人次,提醒谈话9人次,各类谈话249人次。明查暗访2次,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2次,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2次。印发《英德市自然资源局开展“转作风、树形象、勇担当、提效能”作风纪律整顿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作风纪律整顿专项活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压力较大。清远市每年下达我市的普通计划用地指标约300-500亩,均用于市重点民生、基础设施项目,上级下达的指标远不能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如,英德“十大行动方案”涉及用地共35个大项目(101个小项目),用地指标总需求1486.8792公顷(22303.19亩),已解决9656.34亩,指标缺口为12646.85亩。其中G358线两个项目4022.53亩可使用省补指标,其余8624.32亩指标需由清远市和英德市两级解决。
(二)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压力巨大。一是违法用地形势依然严峻,由于我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且镇(街)、园区用地意识不强,导致违法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自2021年3月15日综合行政执法权限下放后,属地政府成为整治违法用地工作的责任主体,其承担着发现、制止、消除、宣传和维稳等大量工作,由于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职责点多面广,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总体不足,业务掌握不全面、职能整合不够优化等问题,制约着属地政府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履职,未能将违法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的要求真正贯彻到日常执法监管工作中,导致后期整改工作较为被动。三是行政执法程序长。一些违法占地建设项目制而不止,没等履行完行政执法程序,违法建筑就已经建成,申请法院强制拆除法院也不受理,拆除难度极大。四是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设施农用地多为村民改善生活的养殖场,拆除难度大,需要时间规劝,避免导致群体性信访事件出现。
(三)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工业用地清理处置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实施难度较大。一是部分涉及征地拆迁等纠纷,调解及调查取证难度大、需时长。二是无法联系受让方或对方不配合,闲置调查通知书无法送达,甚至调查笔录无法现场完成。三是涉及较多的历史遗留问题,牵涉到政府、村集体、使用权人等多个主体,形成时间长、处置难度大。四是受疫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经济环境影响,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下滑,原定二期三期扩产计划停滞,原已批准用地要求延迟供地或流拍。
(四)非法采矿行为屡禁不止。我市辖区面积大,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矿产资源盗采人员利用节假日或者半夜开工,盗采点又地处深山或县城交界处,治理难度大。特别是盗采“尾矿”方法简单,利润高、工艺简单、违法成本低,在利益的驱使下,周边的群众及不法分子利用工作组巡查的空隙,在山林隐蔽的地方作业,利用夜晚的时机收取“尾矿”,虽然各专项小组和当地派出所抓获不少违法人员、依法进行处罚,但盗采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一是严格落实市委“第一议题”制度,定期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党建 工作的重要论述,编印成册进行集中学习,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推动新形势下机关党建工作。二是规范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不能有例外。党支部要对本支部的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大胆管理,同时要提前告知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和日程安排等,让党员领导干部安排好时间参加。三是做到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各业务股室工作特点,创新探索平台和载体,力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党建工作推动业务工作开展,以业务工作的具体成效检验党建工作的成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四是坚持做好台账管理。每次活动后,及时整理提炼活动成果,鼓励党员同志认真记录每次参加活动的感悟和收获,使得党员同志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坚持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助推高质量城市建设。一是按照省、市时间节点要求,完成我市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编制成果工作。预计2022年1月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初步成果,预计2022年底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成果意见征求,专家评审等工作。计划在2022年1月完成剩余3个专题研究内容。二是力争在2022年6月底完成我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同时督促和指导各乡镇加快控规编制,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三是按《广东省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开展村庄规划三年行动计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结合村庄类型、村居区位、地形地貌、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等特点,加快完成村庄规划优化提升工作,2022年,基本完成村庄规划全面优化提升工作台账的任务。
(三)坚持以优化服务为支撑,助力全市发展大局。一是加强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多渠道、多方式争取用地指标,全力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方面,抓好用地报批工作,提高服务经济能力,对上报的城镇批次及项目用地的审批材料进行跟踪落实,提高我市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报批件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继续开展调查、挖潜,以申报更多的增减挂钩项目,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周转指标,以缓解我市用地指标不足问题。二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持续开展批而未供“去库存”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扎实做好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省厅、清远市下达闲置土地处置任务。三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新立采矿权挂牌出让相关工作,加强对矿山储量动态的监管。进一步做好2021年新立采矿权挂牌出让和2022年新立采矿权出让计划等相关工作。严肃查处越界开采、超量开采、以采代探等问题。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开采、非法盗采等行为,及时移送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处置。加大对“僵尸”企和严重违法名单的清理力度,依法注销一批采矿许可证过期和政策性关闭企业。
(四)坚持统筹保护发展,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根基。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放松。完成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任务,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耕地保有量任务。严格落实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零容忍”的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加快完成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并加快完成信息报备、形成指标。加快完成拆旧复垦验收工作,并形成复垦指标。二是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一方面,参照2021年度任务量,提前谋划,确保按时完成2022年度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督促符合条件的矿山企业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在“不见面审批”模式和“最多跑一趟”改革基础上,加强窗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窗口人员应变能力、纪律意识、服务能力、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抓紧抓实抓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同时,提前谋划部署,对照省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治理任务,认真梳理我市中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台账,按照2022年底全面完成中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的目标,确保2022年底圆满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任务。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值守人员到位和信息畅通;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监测,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发展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加大地质灾害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地质灾害科普知识,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和临灾避险能力。三是及时跟踪和监督工作进度,督促作业单位对符合条件的尽快公示、建库和颁证,力争2022年全面完成“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六)从严执法监察,严守耕保红线。一是严格落实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零容忍”的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力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对属于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依法依规查处整改。二是继续落实年度土地卫片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加快对2013至2019年存量违法用地的整改工作,尤其是2017年至2019年省长离任审计违法用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质量,防止违法用地死灰复燃。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推进2020年剩余违法用地的整改工作,确保所有违法用地消除违法状态,逐宗清零。第三,继续抓好2021年月度土地卫片,确保2021年度卫片违法用地消除违法状态,逐宗清零,违法用地整改率不低于90%,违法占用耕地比例15%以内或违法耕地绝对值在100亩以内。三是不断巩固治理工作成果,坚决遏制非法开采特别是非法盗采稀土矿的反弹势头,从“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齐抓共管、打防结合”等方面入手,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非法采矿特别是破坏稀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四是坚持抓早抓小,加强对基层自然资源执法人员落实“日常动态巡查、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的指导和培训,确保下沉至各镇街的自然资源执法事项能“交得稳、接得住、管得好”。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拒腐思想防线。一是聚焦“两个维护”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中,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和省、清远市、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坚持三不一体严惩善治廉防。贯彻“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的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深化推动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三是持续发力狠抓正风肃纪。毫不松懈纠治“四风”,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精准施治、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英德市自然资源局
2021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