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各镇(街)的配合支持下,我局始终以治水兴水思想为统领,以建设综合立体英德现代水网为总体目标,通过抓节水、优配水、保供水、防洪水齐抓共管,为英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主要抓好以了下几项工作:
(一)众志成城,成功抵御“6.22”洪灾。
一是未雨绸缪,科学调度。对我市217宗水库、326宗电站、31宗堤围、193宗山塘,均落实各类防汛责任人职责。我市水库合计217座无一溃坝,成功抵御超百年一遇的北江、连江洪水;二是举全局之力保大堤。6.22临时修建北江江湾段防洪河堤,确保平安度过洪峰。三是完成市第二中学、恒福山湖峰境、金子山大道三耀公司路段、城北市场至人民医院等32个内涝点抽排工作,累计排水量约330万立方米。
(二)狠抓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水资源管控水平不断提升。首先是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整改得到提升。针对在2021年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核查登记发现的问题,监测计量不规范、未按规定条件取水问题均已全部完成整改;剩余未经批准擅自取水问题共218宗,其他违反取水许可监督管理规定未完成整改共10宗,目前正在有序推进整改中。其次是农村供水改革工作得到提升。紧跟广东省水利厅农村供水“三同五化”发展思路的工作部署,2022年,我局实施了15宗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总投资约1.5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供水工程升级改造、管网延伸、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及消毒设备等,目前已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第三是节水行动实施工作得到提升。我市2022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规划6.4万亩高标准农田(含0.1万亩的高效节水),目前已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成效。首先是河湖“四乱”问题整改有成效。2021年7月省水利厅下发问题清单认定我市共42宗水利部遥感发现河湖“四乱”问题。现已完成整改,销号率为100%。省水利厅开展省主要河道岸线卫星遥感监测,累计下发疑似河湖“四乱”问题共128宗,经核查整治,已完成86宗河湖“四乱”问题整改,销号率为67%。其次是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有成效。按照水利部、省、清远市要求,累计排查191个疑似违法侵占河湖的遥感事件图斑,确认属于碍洪问题共6宗,全部销号完成。第三是河湖常态化保洁有成效。市、镇两级常态化开展“清漂”专项行动,实行专项突击和日常清理相结合,推动河湖管理常态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全市各镇街、单位共计出动6760余人次、车船1800余台次,投入经费约582.86万元,清理河道约780.74公里,清理出水面漂浮物约11100.67吨,确保了“水清岸美”。第四是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有成效。省民生实事10条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全部完成,完成率为100%。省民生实事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基本完成。今年开展英德市仙水东湖整治工程、英德市区排水排污检测清淤建设项目、英德市茶园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等三宗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第五是完善对雨水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申请报备制度及加强城市排水应急管理。2022年完成雨水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申请报备共196宗,核发排水许可证13个,同时组建四支强有力的排水应急管理队伍,加强对排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第六是河长制工作有成效。今年以来,市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河73次,全市各级河湖长共开展了26765次巡河活动,共发现问题481个,已整改落实481个,整改率100%。
3.水利建设、工程运行管理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质增效。首先是清远、英德“十大行动方案”和“十件民生工程”项目有序推进。到目前,包括英德市东岸南片区排涝站升级改造工程、英德市仙水东湖综合整治工程、英德市区排水排污管网检测清淤项目等已完成今年建设目标。其次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水旱灾害防风险普查省级调查工作;全面加强水安全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加强水库山塘蓄水和用水调度管理,根据实际用水需求控制放水,减少浪费。
4.水利行业执法能力稳步增强。持续加强打击涉水域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查处涉水域违法犯罪刑事案件共立案5宗,破案(含积案)6宗。强化河道采砂执法监管,通过联合执法,强化错时巡查,累计巡查河道长度20500多公里,有效遏制了非法盗采砂行为,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5.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守住“外防输入”疫情防控防线,严格按清远、英德的防控要求抓好本单位、各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安全摆在第一位,采取“企业自查+行业日常监管”模式,抓牢行业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全年未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6.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党建主体责任,深化理论武装,进一步夯实理论思想根基,聚焦固本强基,全面推动组织建设提质增效,严明党内纪律,驰而不息强化作风建设。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听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盛况,认真聆听了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并就下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二)存在问题
1.资金压力大。2022年水利项目全口径年度投资计划78761万元,投资完成率84.4%,已支付62676万元,支付率79.6%。其中,省水利厅主管对下转移支付资金(含中央资金、省级资金)、省级涉农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建设进度较慢、资金支付进度较慢,压力较大。
2.水库建设与运行管理压力大。一是除险加固工程涉及的林地、农田等协调难度大,工程建设时遇到民事问题较多,影响工程进度。二是水库管理人员匮乏。我市水库管理人员多由镇(街)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人员兼任,水库专业管护技术水平落后,难以满足水库日常管理需求。加上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管理水平落后。三是水库运行经费难落实。在水库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日常维护需要大量的维修保养费用,但是水库运行资金难以落实,导致日常维护跟不上要求。
3.河湖管理压力大。部分镇对辖区河流管护没有真正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对发现问题、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没有形成机制确保有序进行,也没成立保洁管护队伍,对辖区河流常态化管护,对上级暗访发现问题督办被动应付。
4.城市污水收集率低、市区排水排污工程建设任务重。生活污水管网未完全覆盖,存在市政污水管网空白区,尤其是今年大站片区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后,空白区进一步加大;而且已覆盖生活污水管网的地区雨污未完全分开,且管网老化严重,历史欠账多,存在雨水进入污水管网的情况,降低了污水集中收集率。
5.农村供水保障难度大。主要原因是饮用水水源地抗风险能力较低,由于水源点受到水源分散和地势限制,农村集中供水无法实现集中大规模水厂供水,分散式供水抗风险能力较低,尤其在冬季和春节期间面临干旱缺水,用水需求增多,出现旱情供水紧张的情况。除此之外,建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无建后管理经费,工程运行管护压力大,工程难以良性运行。我市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产权不明晰,管理机构不健全,大部分小规模工程只有一到两人管理,而且大部分未经过培训,业务水平低。目前我市大部分千吨万人水厂是私人水厂或镇政府承包私人管理,部分小型分散式供水工程由村委运行管理,这部分供水工程村民用自来水意识不强,收费收缴率低,无专人管护,水质率偏低,造成部分工程达不到良性运行要求。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我局主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容、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时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紧密结合水利局实际和当前工作,切实履行好应有的职能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稳步推进英德市供水保障工程。一是估算投资约4065万元持续推进英德市“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工程2023年拟计划实施的8宗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二是推进九龙镇、横石水镇、东华镇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三是计划投资460万元实施2023年英德市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工作,对23个乡镇的在运行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进行维护管护,进一步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护成效。
(三)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效能。一是加快老旧
污水管网改造破损修复。2023年在市政管网排查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在市区实施的6宗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管网,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BOD浓度。二是加强市政排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确定排水管网人员配置和资金保障,要求运维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维护,保障现有市政排水管网安全稳定运行。三是持续推进水利局管理的五个污水厂镇级末端管网建设工程及镇街污水主要管网补充完善项目。
(四)加快推进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抗洪灾能力。一是推进大湾镇南坑水库等19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在2023年8月完成初设审批,9月开工建设,在2023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二是完成31宗公益类小型水库标准化建设工作和剩余3宗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2宗水闸安全鉴定工作,形成安全评价相关成果;三是开展英德市小型水库整改加固项目,2023年度争取完成40%整改加固,即32宗。四是计划2023年完成我市上空、空子、秀才山等3座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
(五)全面推行河长制,强化机制体制。强化河湖管理
暗访督查和管护长效机制。一是主动加强对辖区内河湖的监督检查,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实行定期通报和销号管理。二是及时受理处理群众举报事项,对于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批示、媒体曝光的河湖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跟踪督导,确保问题彻底整改、责任严肃追究,主动遏增量、清存量。继续深入推进“清四乱”“清漂”常态化、规范化,争取管护经费,不断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河湖管护长效机制,确保每条河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六)持续开展水电站清退工作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省、市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时间节点,依法依规完成小水电的清理整改工作,积极改善和恢复河湖生态环境。2023年计划完成20宗水电站清退工作。二是估算投资约6280万元实施九龙岩口陂灌区、大站波罗坑灌区节水改造项目等2个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三是估算投资约1.27亿元实施9宗中型灌区升级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四是估算投资约3000万元计划实施长湖、汶罗河等2个灌区标准化建设。
(七)持续推进中小河流、小流域及农村水系整治。一是完成剩余的2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二是完成剩余的3宗小流域整治工程;三是完成3宗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四是继续做好河道采砂、河道清淤、河段弃渣工作。
(八)持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持续推进英德市区排水补短板改造修复以及英德市仙水西湖水环境治理工程。
英德市水利局
2023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