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英德市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清远市、英德市两级“十大行动方案”的部署要求,坚定不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统计改革、优化统计服务、强化队伍建设,努力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2年1-10月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英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0亿元,同比下降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2.8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1.2亿元,同比下降10.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6亿元,同比增长0.7%。1-10月,规上工业总产值377亿元,同比下降8.4%,规上工业增加值106.3亿元,同比下降3.3%。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下降18.4%,其中房地产投资累计下降33.2%,建安工程累计下降27%,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下降3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累计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下降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税收10.9亿元,同比下降2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税收12.4亿元,同比下降1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6亿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用电量47.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2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8.5%。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4亿元,同比增长13.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83.5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提升政治机关定位,持续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点为主线,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提升政治定力和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聚焦主业,依法全面履行统计职能
(一)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今年以来,组织镇街和企业统计员开展各类统计业务培训5次250多人次,多次深入镇街和企业指导好统计报表填报工作,多次到高新区、广德园开展送统计服务上门活动,有效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台账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督促镇、村完善分小组和分户台账数据,有效衔接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数据,扎实推进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台账规范化建设,不断夯实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全力提升农村统计基层基础数据质量。二是做好新增“四上”和规下转规上企业申报工作,指导镇街帮助企业整理上报审核资料,促进新增“四上”企业及时入库,做到应统尽统。预计2022年“规下”转“规上”(含新增)入库企业36家。三是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现有在库“四上”企业数613家,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法人单位为95家,其中工业企业205家,建筑业企业21家,批零业企业97家,服务业企业58家,住宿餐饮企业22家,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15家。
(二)高质量完成2022年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在全市80多名调查员的辛苦工作和广大调查对象的积极支持配合下,我局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圆满完成全市15个镇街25个样本点176个普查小区10067个建筑物17288个住房单元的登记工作。
(三)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统计服务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促进部门联动常态化发展。建立健全部门联合调研制度,每月召开经济运行会议。积极联合发改、农业农村、工信、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对接交流30余次,联合走访调研重点企业重点项目30余次。多次到高新区、广德园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二是主动发布统计数据。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主动发布、解读各种统计数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各界监督,为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提供更好的统计信息服务,及时整理编印《统计年鉴》《统计监测月报》等统计资料。
(四)深入推进统计法治建设。一是市委常委会会议多次传达学习《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等文件精神。二是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学习,梳理2022年领导干部学法应知应会清单,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职工大会等形式多次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统计法》《统计法实施条例》等文件精神。三是深入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纪委、市发改、市工信等7部门组成的《英德市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主要职责,形成工作机制。印发了《英德市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实施方案》,细化“查权力干预、查数据寻租、查执法不严、查入退库”4项必查内容和要求,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全面压实各工业园区、各镇街、各有关单位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工作责任,保障专项纠治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落到位。截至8月31日,已完成入退库专项检查工作;截至9月30日,已对40家辖区企业(项目)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共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与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检查1次,完成本年度的“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工作。
(五)提升统计法治宣传质效。一是充分利用“9.20统计开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面向社会公众深入开展统计法律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数说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之英德”宣传活动。以“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立足统计职能、运用统计成果,营造了解统计、走进统计、支持统计氛围。二是面向统计人员、调查对象、社会公众,宣传统计普法知识。组织开展“送法进基层”活动。在全市分片区举办“小班制”镇街统计人员普法活动,向基层统计人员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知识,让基层统计人员自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范统计工作,并将其贯穿统计工作的每个环节。通过集中开展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基层统计人员增强了抵御各种干扰的勇气,做到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设立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准确填报统计报表,确保每个统计数据真实、准确。
三是抓好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各专业结合统计执法检查与数据质量核查时机深入企业,通过发放《统计手册》将统计法治知识带进企业,提高统计法治工作效能。积极开展统计法治宣传活动,以“统计开放日”、“2022年人口抽样调查”等重要节点,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相关知识,扩大社会认知度。2022年共开展送法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村居等活动140余次,发放各类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资料4000余份。
四、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生产恢复困难。一是主要支柱行业水泥业增长困难。1-10月,我市水泥产量同比下降11.8%,比1—9月收窄4.8个百分点;水泥熟料产量同比下降16.2%,比1—9月收窄4.5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增加值下降14.5%,比1—9月收窄6.2个百分点。影响水泥行业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产品出厂价,去年第四季度水泥出厂价高位运行,而目前价格较低。去年第四季度三大水泥厂满负载生产,即使今年第四季度达到去年同期产量水平,产值也会大幅下降。二是几家大型企业生产状况不乐观,当年新增上规企业少,截至目前只有2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上规入库。
(二)商贸和服务业恢复缓慢。从1—10月数据看,一是限额以上批发业累计同比下降28.4%,主要是由于建材类批发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33.3%,拉低批发行业增速28.1个百分点,另外汽车类批发业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89.6%,拉低批发行业增速3.3个百分点。二是限额以上零售业累计同比下降2.2%,比1-9月收窄2.5个百分点,主要是石油及制品类拉动还是比较明显,石油及制品类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43%,拉动零售行业12.3个百分点;但是限额以上的零售业累计销售额增速还是下降主要是由于汽车类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27.8%,拉低零售业行业增速11.3个百分点,家电类累计销售额同比下降68%,拉低零售业行业增速4.4个百分点。三是受人员流动受限因素影响限额以上住宿业累计同比下降25.5%,当月下降34.6%,受新增企业的拉动影响限额以上餐饮业累计同比增长21.3%。从限上的数据来看,商贸服务业回暖不明显。
(三)固定资产投资降幅大。今年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大幅负增长状态,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广连高速公路项目去年完成投资50亿元,造成基数高。二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造成房地产开发投资大幅下降。1—10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下降18.4%,房地产投资累计下降33.2%,下降的幅度仍然较大。
(四)房地产仍在继续下滑。由于房地产持续低迷,投资商投资意愿大大降低,导致新开工项目明显减少,在库项目进度缓慢。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提升基层统计队伍业务能力。建立健全基层统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统计新知识,新技能和统计法律法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加强对镇街、村(居)统计人员,特别是新入职人员的业务基础知识、实操技能、统计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思想意识、行动自觉和能力水平。
(二)加强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督促指导各镇街认真对照《广东省统计局加强基层统计“7个一”规范化建设方案》工作目标要求,加强对镇街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指导和督查工作,提升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从源头上确保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准确完整,着力推进依法统计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
(三)扎实做好统计年报、定报和各项专项调查工作。一是认真完成各专业的统计定期和年报工作;二是定期组织针对企业、乡镇统计员的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三是深入推进统计“两防”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四)紧扣主线加强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统计调查对象为主体,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弘扬法治精神。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引导调查对象支持配合统计工作,实事求是填报统计数据。以“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为时间节点,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进行统计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向全社会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提高全社会统计法治意识,优化统计法治环境。
(五)认真组织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国家统计局关于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安排,认真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机构落实、普查宣传动员、普查方案制定、普查人员选聘培训、普查单位清查等前期准备工作,对“五经普”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有序推进。
英德市统计局
202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