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分享到:
2022年英德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 2023-08-14 09:59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英德发展极不寻常、极具挑战、极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市先后遭受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以及多轮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清远市和英德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惠民生”工作主线,履职尽责,精准发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有力的自然资源保障。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及成效

  回顾2022年,市自然资源系统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政治上看问题、干工作、抓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自然资源系统结出硕果。

  (一)紧扣项目落地,要素保障力度持续加大。我局充分利

  用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渡期间土规调整政策,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40解决用地规模3329.912022共取得省和清远市批准16个批次建设用地,面积合计1027.2亩,为我市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上报国畅茶叶等16个项目用地批次,面积合计510.50亩。完成《英德市2022年度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

  (二)突出规划引领,城乡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立足生态优先,扎实做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各项工作,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英德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形成初步成果,完成“三区三线”全国统一划定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78.1092万亩,城镇开发边界17.67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212.6521万亩。完成市区大城南、月桂湖2个片区控规编制,中心城区和东岸新城片区控规编制(修编)待市政府批复,长岭片区控规编制工作稳步推进;英红、桥头等11个乡镇的控规成果已获得批复,东华、石牯塘2个乡镇的控规待批复,其余9个乡镇的控规正按审批程序推进中。

  (三)坚持严抓严管,资源保护举措更加有力。统筹做好耕地“进出平衡”,完成2020年、2021年垦造水田项目建设共11个,通过市级验收面积合计3153亩;通过县级验收项目1个面积363亩,正在施工建设2823亩。落实2021年上半年耕地卫片图斑整改141.68亩,落实2022年耕地拟流出图斑整改662.31亩,落实2022年(农业)执法卫片整改40.57亩。完成《英德市2022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编制,拟开垦耕地(耕地转入)750.25亩。完成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备案1288宗。我们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管力度,成立专项督导组,分片区深入一线督促各镇街整改违法用地。完成2021年度土地卫片新增违法用地整改1608.88亩(涉及耕地407.64亩),整改率83.26%;完成2022非农化违法用地 整改1002.95亩(涉及耕地239.42亩),整改率34.88%违法占用耕地比例为11.18%;整改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图斑304个,整改率73.25%。此外,我局更加注重耕地保护宣传,开展耕地保护法规宣传60余次,悬挂横幅共计300余幅、派发宣传海报、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共计60000余份。

  (四)落实存量优先,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划定并落实“三条控制线”,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格局。二是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制定实施排查工作方案,推动资源和力量下沉。完成2022年“增存挂钩”闲置土地处置任务148.65亩;完成2022年新增闲置土地处置任务1974亩;完成国务院大督查指出存量闲置土地处置任务310.13亩;完成2009年至2018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2045亩;完成2019年至2021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2374亩。

  (五)坚持人民至上,地质灾害防治防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局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关键期各项防范工作,整个汛期地质灾害实现“零伤亡”全年累计出动应急分队成员5670人次,开展拉网式大排查8次、防范极端天气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巡排查63次,排查发现风险点34已及时消除潜在安全隐患,转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652,其中连江口镇南坑村高洲铺组地质灾害灾情点成功避险,避免47人伤亡组织开展地灾防治培训、避险演练及地灾科普宣传各类活动共6场。狠抓2022中小型隐患点综合治理9处任务落实完成率100%,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省、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确定的全部任务。完成《英德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编制。

  (六)坚持核心监管,矿政管理和矿山开发逐步规范化。一是提前谋划,找准路径,妥善破解采矿权出让工作中的各类疑难问题科学有序推动采矿权出让,成功挂牌出让采矿权5宗,实现采矿权出让收益共计28.41亿元,为本级财政创收8.52亿元,获得清远市的充分肯定和书面表扬。依法关闭16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资源枯竭及采矿许可过期等情况的非煤矿山企业。二是强化执法监督,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等各类违法行为。全年累计出动巡查人员810人次、出动车辆220台次,巡查次数216次,夜间出动15次,暂扣钩机46台,打击查处非法开采案件46宗(其中非法盗采稀土矿案件25宗),查处持证矿山超层越界违法开采案件2宗,移送公安侦查15宗。打击整治稀土专项违法图斑107个。三是坚持打防结合,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全市累计出动巡查人员15973人次,巡查次数累计5252次,夜间巡查236次,共摧毁收尾矿池1158个、草酸池952个、清理水管100015米、电线27518米,填埋矿井649个,收缴稀土矿691包、草酸313包、硫铵肥2782包,抓捕嫌疑人24

  (七)聚焦绿色生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初显成效。我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超额完成2022年度矿山石场治理复绿任务复绿面积14.99公顷,完成率241%。基本完成东华镇高丰围、白沙镇门洞村牛场鸡场3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面积合计28.27公顷。稳步推进3个绿色矿山建设达标工作。

  (八)围绕民生抓落实,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一是紧盯不动产登记领域登记难这一群众“急难愁盼”的历史遗留问题,深入开展不动产登记领域“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累计完成黄陂、英华、英红3个华侨茶场共242户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城北中裕金鑫城小区房产首次登记共1182套,其中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921套。二是持续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便民服务水平,不动产登记跑出“加速度”。全面实现二手房交易办理提速模式,群众企业只需跑一趟即可领证。全面实现抵押登记0.5个工作日内、一般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的目标。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全市累计颁发不动产权属证书50623 本、不动产登记证明31286份。持续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便民模式,2022年通过“广东政务服务网”虚拟窗口完成登记发证24107宗,占全年颁证总量的47.6%

  (九)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自然资源领域非税征收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完成自然资源领域非税执收金额共14.2525亿元,具体包括:土地出让收入约5.0958亿元,采矿权价款8.52亿元,不动产登记收费615万元,自然资源罚没款39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2048万元,其他(含追缴欠款、利息、违约金等)收入3311万元。

  二、存在问题

  2022年,市自然资源局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在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差距和挑战。一是统筹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任务艰巨。主要体现在:资源要素日益趋紧,耕地“非农化”现象未得到完全遏制,且适宜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全市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土地要素保障能力要求更高等等方面。二是守底线保安全还存在短板弱项。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我市国土面积大、地形条件复杂,隐患发现难,风险防控难,综合治理难。矿产资源开采方面:我市矿产资源丰富,部分镇街日常巡查力度不够,辖区内非法采矿、越界开采行为禁而不绝。社会稳定风险方面: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拆除难、征地补偿安置信访问题调处难等等。一些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对此,一定要高度重视、持续改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三、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自然资源事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议重大,我局将围绕党的二十大确立的目标任务和各项工作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展示自然资源工作的新气象新作为,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准确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定位,与各镇街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推动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省、清远市、英德市委的工作要求在自然资源领域落地见效。

  (二)围绕“要素跟着项目走”,着力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继续坚持要素配置跟着决策走、用地计划跟着项目走,助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达效。一是加快推进国道G358线英德市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石门台饮水工程等重大项目的组卷工作。二是对于已上报但未落实用地指标的项目批次,要主动对接清远市自然资源局,积极争取工作支持并予以解决。三是加快完成全市用地需求摸查,并根据摸查结果分级、分类做出2023年用地指标分配方案。四是盘活存量土地,积极“挣取”用地指标。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持续发力抓好批而未用、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服务全市大局。

  (三)围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着力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报批。一是高质完成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编制成果工作,力争2月底报数据库至省自然资源厅前置审查,3月底报成果至清远市自然资源局审查。二是力争在20232月底取得我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复。三是指导各镇街加快控规编制,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四是认真落实修改完善国土空间规划重大专题内容,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的科学编制提出强有力支撑。

  (四)围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不放松。一是按照国家和省、清远市要求,由市政府与镇(街)政府(办事处)共同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分解下达。二是持续推进耕地“进出平衡”工作,督促各镇(街)统筹力量,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20232月上旬前,完成耕地恢复项目的实施、不实补充耕地种植、2021年上半年耕地卫片、2022年(农业)执法卫片以及2022年度1-9月疑似耕地流出整改等工作,同时要加强与2022年度变更调查工作的衔接。三是加快推进垦造水田工作,督促属地镇政府加快2021年、2022项目施工进度,确保20234月前完成施工,同时提前谋划2023年度垦造水田任务。四是严格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要求,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五)坚持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防范和化解地质灾害风险。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御防治工作。一是谋划部署2023地灾防御各项工作,提前落实“六早”要求,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严格执行“三查”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监测,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灾情的发展变化,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二是组织编写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三是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和避险演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和基层临灾避险能力。

  (六)围绕“生态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一是强化矿产资源管理。扎实做好2023年度5宗新立采矿权出让计划等相关工作。开展2023年度矿业权人信息公示实地核查工作。二是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重点从“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齐抓共管、打防结合”等方面入手,严厉打击无证非法开采、查处超层越界开采等问题,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三是继续加强绿色矿山建设达标工作四是强化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稳步推进非法盗采稀土旧矿点修复治理,加快完成东华镇高丰围、白沙镇门洞村鸡场、养牛场旧矿点修复治理的收尾工作;加快推进白沙镇门洞村芋合笼旧矿点项目和黄呈角项目的实施。

  (七)围绕企业和群众高频需求,继续开创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新模式。坚持以群众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企业成效为指引,一是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服务,在“不见面审批”模式和“最多跑一趟”改革基础上,加强窗口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窗口人员应变能力、纪律意识、服务能力、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二是不断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受理环节、压缩办结时限、提升办事效率,着力减少行政审批环节,为企业顺利快速发展保驾护航,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再提升,为英德市营造更优质营商环境添砖加瓦。

 



 英德市自然资源局              

  2022123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