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发展规划
分享到:
英德市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 2025-01-06 15:57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今年以来,英德市林业局在省、市林业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清远市委和英德市委“十大行动方案”,锚定主责主业目标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森林防护体系建设、森林资源保护监管、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等,持续推动绿美英德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8.88%,森林蓄积2580.4万立方米,比上一年提高65.61万立方米。英德市入选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个试点县。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麻竹笋示范区林长绿美园成功入选清远市林长绿美园。

  (一)紧抓国土绿化,推进绿美生态建设。

  推深做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一是扎实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市全年完成森林精准提升任务林分优化4.436万亩,森林抚育5.25万亩,完成率100%。二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绿化提升。科学合理实施规划建设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古树公园各1个;大力开展县镇村绿化,通过加强专业技术指导、强化绿化苗木管理等措施,科学实施植树绿化,在全市范围种下新绿超40万株。三是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对登记在册古树名木加强巡护并建立健康巡查档案;购买古树名木公众责任险,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风险管理;组织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大力营造古树名木保护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倡导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全年共组织开展48场大型义务植树植竹活动,超4万人次参与,种下新绿约29万株;协调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在我市秀才山水库打造1128亩的水源涵养示范林,保障秀才山水库蓄水能力,提高市民饮用水水源质量;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联合市民政局、市慈善会印发《“绿美英德 益起行动”积极参与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的倡议书》鼓励全社会通过慈善途径共建绿美英德,市慈善会全年共收到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捐款148万余元。五是打造示范点建设精品工程。全市完成连樟山地公园示范点林分优化面积828亩,森林抚育面积3818亩,绿化提升森林步道1.5公里,当年建设任务已完成,正在结合麻竹笋产业发展推进小湾郊野公园示范点施工设计。六是做好苗木保障工作。依托市林科所土地资源和技术优势,培育以桢楠、火力楠、木荷、山杜英、枫香、樟树、铁冬青为主的乡土阔叶树种,按计划完成2024年保障性苗木157万苗木培育和调配苗木上山造林工作;同时新落实2025年苗圃用地70亩,培育苗木218万株;2026年保障性苗木培育工作也已完成苗圃清理60亩,装杯150万个,移苗上杯80万株。

  (二)健全防护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积极推动林长履职。2024年,召开全市林长制专题工作会议9次,发文批示34次,发布林长令3份,召开林长会议5次,培训活动3次,市级林长巡林12次,各级林长累计开展巡查16797次,开展“林长制宣传月”“绿美生态研学”“爱鸟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列活动,强化绿美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林业安全生产工作。全市全年共开展系列宣传活动77场次,派发宣传资料(物品)22.9万余份;通过市领导电视公开讲话、森林防火彩铃,融媒体宣传等形式,全面覆盖,大力宣传引导;及时排查消除隐患,组织开展消除神坛社庙森林火灾隐患、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和“五清”专项行动,已全部及时完成清理整改;组织开展涉林行业安全大检查,对林木采伐点、造林点、木材加工厂以及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旅游景点、景区及存在泥石流地质灾害点等开展大排查,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12处;夯实基础提升防灭火能力,在全市新建36个智能宣教哨卫,加强对进入林区人员的宣传教育和预警监控,开展森林火灾安全扑救培训班,提高森林火灾扑救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筹措使用各项资金120多万元,为全市护林员和半专业队伍采购发放防灭火装备物资。三是扎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压实各级政府防治主体责任并做好防治的技术指导工作,全年共完成松材线虫病飞防面积2.18万亩,压减面积0.3万亩;购买防治药物发放至各镇(街)并指导开展防治,防治林地红火蚁500亩;防治薇甘菊发生面积500亩。

  (三)压实责任担当,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监管。

  一是持续深入规范做好森林采伐和重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工作。全市全年通过清远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接收审理林木采伐申请3099宗,开展采伐行政审批14次,核发《广东省林木采伐许可证》5508份,核发采伐证蓄积量81.3302万立方米,出材量58.5891万立方米。开展使用林地审核20个批次,审核使用林地申请70宗(含临时用地),审核面积4735.6215亩,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4366.0543万元。二是强化森林督查工作。2023年度,英德市森林督查疑似违法图斑数为909个,确认违法81个,已全部完成查处整改,查处整改率100%。2024年第一、二季度省林业局下发森林督查疑似违法图斑共837个,确认违法61个,相关确认违法图斑线索已下发至各镇(街)进行查处。已结案55个,未结案6个,案件办结率90.16%,查处工作有序进行中。三是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全年我局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25宗,共派出1000余人次到全市各镇街协助办理林业行政案件,指导属地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四是加强做好森林资源案件技术鉴定及各类林业技术服务工作。全年共受理市公安局、市人民法院、镇(街)各类案件鉴定委托并出具报告27宗;协助镇(街)办理林业行政执法案件5宗,派员驻镇对违法用地调查10天;协助各个部门并提供技术支持65宗次;出具鉴定报告书27宗,提供相关情况说明书13宗次、可行性报告10宗及历史遗留问题的用地情况调查23宗等。五是顺利完成广东省2024年林草湿调查监测样地调查工作任务。配合省林业局组织开展的全省林草湿生态综合监测工作,完成对35个林地样地的调查监测任务,为林草湿资源提供及时、真实、科学数据。六是按时序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地类对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截至目前82838个林草湿与国土调查二级地类不一致图斑“地类对接”已全部完成林业核查工作。

  (四)紧扣和谐共生,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

  一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大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宣传12次;全力救护救助处置受伤野生动物12只;全年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4次,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非法交易、非法食用候鸟等陆生野生动物的各类违法行为。二是规范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机构。通过梳理管理机构存在的历史问题,明确我市各县级自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有效加强了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效果。三是扎实推进南岭国家公园建设,积极申报英德市南岭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集体人工商品林林木赎买测算报告编制项目和英德市南岭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集体人工商品林林木赎买项目。完成对南岭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的集体人工商品林林木赎买工作,并调整为公益林,为后续实行地役权统一管理奠定基础。四是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各保护区全面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工作。五是加强保护和发展两手抓,积极调整英德滑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推动500千伏国能清远电厂二期项目接入系统工程、韶关500千伏始兴输变电工程项目发展。

  (五)立足“惠农强农”,共享绿色生态红利。

  一是积极做好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工作。上级下达我市省级以上补偿资金6986.37万元,向财政请款6810.72万元,请拨率97.49%,支出6720.26万元,支出率96.32%。二是完成油茶新种2260亩,低产低效改造1500亩,油茶抚育1700亩,助力木本油料发展。全年开展大型义务植竹活动1次,约18万人参加,种下麻竹苗18万株,带动全市新增麻竹笋种植面积5.1万亩,累计种植总面积85.91万亩,增长6%,助力百亿麻竹笋产业发展。四是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继续深入开展科学项目研究,持续推进火炬松国家级良种申报、木荷种子园营建、林下经济试验、油茶选优等工作。

  (六)先行先试,做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章。

  我市作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先行建设点之一,迅速行动,高标准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英德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林业工作的市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24个镇(街)镇长(主任)组成。二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联合制定并印发了《中共英德市委办公室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英德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导工作方向,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工作职责。结合林长制督导考核,压实属地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坚持目标导向。三是积极实施探索工作,逐步在全市24个镇(街)选取试点,在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先行探索,建立工作推进评价考核机制,定期组织研究推动改革工作,争取为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存在问题

  (一)资金保障不足。我市有24个镇(街),林地面积接近600万亩,涉及面广,开展绿美英德生态建设、森林资源管护、森林灾害防控、森林防火工作资金缺口大。

  (二)林业行政执法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执法人员平均年龄偏大,执法设施设备不够完备,执法人员存在缺乏野生动植物方面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等问题。二是乡镇执法力量不强,部分镇(街)办理林业行政案件仍存在业务不熟、政策把握不准的现象,同时乡镇涉林执法人员流动性大,一人多职、一人多责等情况突出。三是现行法律中没有赋予林业主管部门强制拆除的权力,导致行政处罚难以执行到位。

  (三)自然保护区人工商品林采伐矛盾突出。英德滑水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内大部分林农种植的人工商品林已成熟或过熟,且部分林农是通过银行贷款或民间借款的方式经营山林,部分林农山林承包合同也面临到期被发包方收回山林土地使用权问题,采伐诉求极为强烈。

  (四)油茶新造任务重。由于今年油茶资金下达时间较迟,油茶产业是一项高投入产业,收益见效相对较慢,且后期管理费用较高,很多农户无力承担后期的施肥、抚育等资金支出,成为制约我市油茶发展的瓶颈。同时我市油茶产业缺乏油茶产品的加工企业,农户零散种植较多、亩均产量较低,处于传统卖青果、小作坊粗榨油的模式,导致油茶种植经济效益不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低、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不高,在发动推广农户种植油茶方面存在困境。

  三、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铆足干劲、乘势而上,立足本职、站位全局,奋力向前,积极推进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英德建设作出林业新的更大贡献。

  (一)突出重点,开创绿美新局。深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一是加强人工造林、低质低效林分改造等项目的后期管护,确保成活率,促进新种苗木早日成林。二是重点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持续推动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为特色的连樟绿美英德示范点建设,统筹打造以生态治理为目标的大站松材线虫病综合改培示范点和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小湾绿美英德示范点,以点带面构建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示范带,辐射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以县镇村绿化为重点,持续加强绿化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认真落实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等建设任务,着力提升县城、圩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三提前谋划2025年相关项目,结合松改等工作,积极与乡镇沟通,做好我市储备用地工作并到实地考察项目用地,为项目做好充分前期准备工作;按计划推进2025、2026年保障性育苗工作;五是持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针对登记在册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强化日常巡护,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林长制和绿美英德生态建设。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媒体资源,用好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认种一棵树”和绿美青年林等小程序,结合“绿美广东竞风华”“我为家乡种棵树”“林长制宣传月”等各类活动,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大力发动社会各界和群众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款等形式参与绿美英德生态建设,着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村集体、群众等多方共建共管共护的新格局。

  (二)坚守底线,筑牢绿色防线。一是持续强化各级林长履职尽责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林长制统领作用,持续完善林长制责任体系,有效实施林长制工作述职、考核和“林长+”等机制。以林长制统筹绿美生态建设、资源管护、生态修复、森林防火、生态灾害治理等重点工作,加大对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解决一批林业资源保护发展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各级林长和各职能部门更好地履职尽责。二是常态化抓好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覆盖面和宣传成效,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持续推进森林火灾、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加大督查力度,严防森林火灾、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三是扎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项工作。继续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做好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警,对林农提供防治的技术帮助。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引领,动员各乡镇开展低质低效及松材线虫危害松林优化,进一步压减疫情发生面积,继续压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加大巡查督导力度,切实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战。四是扎实做好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认真贯彻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坚持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与目标考核各项工作。持续深入规范做好森林采伐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批工作,科学合理分配采伐指标,确保林木采伐与木材生产合理有序,做好全市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工作,保障市委市政府各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结合我市森林督查结果,切实做好违法占用林地图斑的查处整治和复绿工作。

  (三)强化建设,凝聚发展合力。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一是坚持把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积极推动南粤森林之家、森林康养基地等建设,加强旅游品牌推广,把林产品精加工、林下经济种养业和森林康养旅游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领头产业。二是充分利用和挖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林业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自然教育,高质量打造“研学之城”。三是高标准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地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支持,切实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释放“生态福利”“绿色福利”,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有机统一,为英德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美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