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按照要求,现将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1.强化思想引领
今年以来共开展专题学习研讨9次、中心组学习6期、专题读书班1场;发布宣传稿件28篇,其中被学习强国、《广东道路运输》、清远日报分别采用1篇、1篇、3篇;深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查摆作风问题并整改。
2.加强组织建设
开展党支部换届1次、补选委员1次,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制度;下属党支部到联建共建党组织开展专题党课2次、主题党日1次、工作调研4次、慰问活动6次。
3.持续正风肃纪
通过下发廉洁通知、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手段强化震慑;围绕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权力监督。
(二)安全监管常抓不懈
1.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一是紧扣重大事故隐患开展排查整治。印发《英德市交通运输行业2025年汛期暑期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等方案,深入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今年以来,排查出8项重大隐患已整改;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排查道路运输经营业户224家次,发现一般隐患166个,已整改144个。
2.智能监管提升安全。依托省智能监管系统动态巡查运营车辆,即时纠正驾驶员违规行为,督促企业排查设备故障,实现隐患闭环管理。抽查核查车辆1650辆次,向2993户次发送风险隐患通知短信11972条,向1743名从业人员发送酒驾提醒短信3486条;约谈高风险企业11家,查处违规案件15宗,开展法规培训1次;向公安、应急等部门抄告报警信息6075条。
3.日常监管与制度建设。对交通运输经营业户隐患排查治理、车辆(船舶)管理、人员管理、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演练、消防安全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管,截至5月底,出动868人次,排查经营业户376家次,整改一般隐患144个;推动237家企业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4.寄递行业安全监管。一是强化协同联动效能。紧扣《清远市邮政快递业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核心要求与工作目标,联动成员单位开展寄递行业安全检查。二是加强快递人员道路违法信息通报。定期将公安部门共享的快递行业涉及交通违法行为信息的通报给快递企业,并限期整改。
5.规范客运企业安全运营。构建“数据监测+动态预警”机制,每月监测车辆运营数据,将电子围栏内里程低于总里程80%的车辆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精准筛查风险。目前已发现不合格车辆7台,督促企业完成整改。
(三)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完成英城街道等24个镇(街)乡道、村道路网发展规划报告(2023-2035年)编制工作;
2.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我市码头规划修编工作,积极协助、推动我市港口码头建设工作。沙口码头于2024年12月30日动工建设,截2025年5月,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1000万元,累计年度完成投资约5100万元。连江口码头于2024年9月30日动工建设,截至2025年5月,项目已完成投资约6900万元,本年度累计完成投资约2400万元,1#泊位已投入使用;2#泊位临时方案已经投入使用;3#泊位已完成桩基础。大蓝码头目前正积极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项目立项备案工作以及红线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目前正在编制临时泊位可研工作。
3.配合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英德段前期工作,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召开专家评审会;
4.加强对辖区内在建交通工程及县管交通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检查,重点加强G358线英德市英城至大湾段一级公路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等项目的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目施工单位切实做好消防管理、防汛应急、重大安全隐患排查等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四)从严查处交通运输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1.制定《英德市2025年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明确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着力提升执法队伍综合实力;
2.制定《2025年英德市道路旅客运输市场专项执法工作方案》,联合属地公安交警开展长达两个月的专项执法行动,着力打击非法营运经营活动;
3.制定《2025年英德市交通运输局水路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方案》,加大对水路运输领域的执法力度,强化对水路运输行业的监管,强化与海事等部门联动,突出打击非法码头相关的水路运输领域、内河水路运输企业涉海运输等严重违法行为,从严整治水路运输市场;
4.扎实推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共检查车辆19.245万辆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46宗,监督卸货1194.17吨;积极开展公路路政执法,截至2025年6月1日,我单位共出动执法人员3950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074辆次,巡查公路41298.7公里,发现及排除公路安全隐患7处,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份,清拆国、省、乡道路沿线公路两侧非公路标志牌2块,清理国、省、乡沿线公路堆积物2处。立案查处路政违法案件38宗,处罚金额7.64万元。
2025年上半年综合行政执法情况:截至2025年6月1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6723人次、执法车辆1750辆次,立案查处313宗,罚没收入155.8万元。
(五)优化运输结构,提升服务水平
1.提升渡船服务。自《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英德市乡镇渡口渡船运行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我局在职责范围内强化安全监管,推进渡船更新改造,实施义渡后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农村渡运水平。
2.驾培行业重组优化。引导26家驾培机构重组为11家,年培训能力降至1万人次;推行“英城学车”小程序,落实资金托管,保障学员利益。
3.推进老旧货车更新,助力绿色转型。落实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提供申报辅导等一站式服务,通过专项群组推送政策动态。目前国三货车登记报废52辆、更新8辆,拨付补贴62.2万元(计划235.3万元);国四货车报废164辆、更新88辆,计划补贴1395.2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党建方面。
1.干部监督管理和作风建设需加强,日常教育监督不够细致。
2.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品牌影响力弱,宣传推广力度小。
(二)行业监管方面。
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我市道路运输企业小微企业较多,小微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三)工程项目建设方面。
码头建设手续多、建设周期长:按照现有的码头基本建设程序,码头建设需办理手续多达20多项,涉及发改、交通、自然资源、海事、航道、水利、生态环境、气象、卫生健康、财政等行业审批部门,很多需要省级或清远市级审批,导致整个建设周期长。
(四)执法领域方面。
1.水路运政执法与航道管理协作机制不健全,人员装备缺失;
2.治超非现场执法推进缓慢,监测点维修费用高、设备落后;
3.无执法车辆编制,未配备执法船舶,制约水运执法。
(五)运输服务水平方面。
财政资金紧张,导致油补发放不到位,客运企业维稳风险大。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党建融合。
一是继续贯彻强基工程方案,围绕交通运输中心工作,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和发力点,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建设交通运输行业党委及党组织;二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八小时外”监督;三是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
(二)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配合做好码头规划修编、码头建设、京港澳高速韶关武江至清远佛冈段改扩建、黄茅峡水库工程涉及交通方面工作;二是加强在建项目质量安全监督,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补齐我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三)强化安全监管。
我局将继续聚焦道路运输、水上交通、交通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等各项工作落实,强化行业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力度,提升行业监管能力。
(四)提升执法服务。
1.一是利用横幅、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加大执法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二是强化以案释法,结合交通行业新业态发展,选取、公开典型的行政执法案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三是开展执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普法能力和执法素质。
2.严厉查处营运客车各种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继续打击非法营运,加大稽查布控系统的应用力度;通过路检路查和GPS监控,对客运班车及公共汽车擅自包车、越线行驶等违章行为严厉查处;加大客运班车、出租汽车整治力度。
3.严厉查处货运车辆(包括危货)各种违章行为。继续深入开展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工作,加大对非法改装货运、超限超载源头的查处和移交力度;严厉查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无证经营、无相应从业资格证等违法行为。
4.开展我市驾培行业专项治理“百日行动”。重点打击“黑驾校”、“黑训练场地”、“黑报名点”等违法经营行为,着力整治虚假学时、“飞外单”等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不具备备案条件的驾培企业,维护驾培行业市场秩序稳定。
5.严厉打击非法码头经营行为。部署开展非法码头执法整治行动,集中执法力量加强巡查力度,重点排查违法易发点、已整改拆除码头,杜绝非法码头死灰复燃;同时加强与属地政府、公安、海事、水利、航道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执法响应机制,形成整治合力。
英德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