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八号)
——其他服务业基本情况
英德市统计局
英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8月30日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6423个,从业人员14008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4.6倍和11.94倍。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410个,从业人员13984人。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0.6%,商务服务业占99.4%。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1.19%,商务服务业占98.9%(详见表8-1)。
表8-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行业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6410 | 13984 |
租赁业 | 39 | 156 |
商务服务业 | 6371 | 13828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6407个,占99.9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个,占0.05%。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13983人,占9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人,占0.01%(详见表8-2)。
表8-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6410 | 13984 |
内资企业 | 6407 | 13983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 | 1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6.50亿元,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0.74亿元,占1.11%;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5.76亿元,占98.89%。全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5.85亿元,其中租赁业0.71亿元,占12.16%;商务服务业5.14亿元,占87.84%(详见表8-3)。
表8-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行业 |
| 资产总计(万元) | 营业收入(万元) |
合 计 |
| 66500 | 58463 |
租赁业 |
| 7384 | 7112 |
商务服务业 |
| 657616 | 51350 |
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206个,从业人员1141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7.63倍和2.78倍。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94个,企业从业人员918人。
在194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5.7%,专业技术服务业占34.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59.8%。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4.7%,专业技术服务业占49.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45.8%。(详见表8-4)。
表8-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行业 | 法人单位(个) | 其中: 企业单位(个) | 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 | 其中: 企业单位从业 人员(人) |
合 计 | 206 | 194 | 1141 | 918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12 | 11 | 52 | 43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76 | 67 | 653 | 454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118 | 116 | 436 | 421 |
表8-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法人单位 (个) | 其中:企业 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 (人) | 其中: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206 | 194 | 1141 | 918 |
内资企业 | 203 | 191 | 1138 | 915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3 | 3 | 3 | 3 |
外商投资企业 | - | - | - | - |
在194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91个,占98.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个,占1.5%。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918人,占99.6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人,占0.33%(详见表8-5)。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0亿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3.0%,专业技术服务业占46.1%,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50.9%。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6.95%,专业技术服务业占44.35%,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占48.70%。(详见表8-6)。
表8-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行业 | 资产总计(亿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合 计 | 2.30 | 1.15 |
研究和试验发展 | 0.07 | 0.08 |
专业技术服务业 | 1.06 | 0.51 |
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 | 1.17 | 0.56 |
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98个,从业人员1465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89个,企业从业人员1281人。在企业法人单位中,水利管理业占2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占19个,公共设施管理业占67个,土地管理业占1个(详见表8-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1.90亿元。其中,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1.04亿元。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中,水利管理业占0.4%,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占5.5%,公共设施管理业占94.4%,土地管理业占0.3%。2018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29亿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占32.4%,公共设施管理业占67.6%。(详见表8-7)。
表8-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行业 | 法人单位个数 (个) | 资产总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合计 | 89 | 510422 | 22918 | 1281 |
水利管理业 | 2 | 195 | - | 11 |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19 | 28116 | 7417 | 269 |
公共设施管理业 | 67 | 481847 | 15501 | 993 |
土地管理业 | 1 | 264 | - | 8 |
表8-8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行业 | 法人单位 (个) | 其中:企业 单位(个) | 从业人员 (人) | 其中:企业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79 | 77 | 454 | 381 |
居民服务业 | 35 | 33 | 233 | 160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33 | 33 | 145 | 145 |
其他服务业 | 11 | 11 | 76 | 76 |
四、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79个,从业人员454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426.7%和89.2%。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77个,从业人员381人(详见表8-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0.47亿元。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0.47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46亿元(详见表8-9)。
表8-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行业 | 资产总计(万元) | 营业收入(万元) |
合 计 | 4689 | 4571 |
居民服务业 | 2368 | 2499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 | 1911 | 1615 |
其他服务业 | 410 | 457 |
五、教育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312个,从业人员1.35万人,分别比2013年末增69.6%和17.8%。其中,从事教育的企业法人单位140个,从业人员2394人。
表8-10 教育企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行业 | 法人单位数(个) | 资产总计(万元) | 营业收入(万元)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教育 | 140 | 41141 | 22365 | 2394 |
学前教育 | 84 | 12301 | 7213 | 1476 |
初等教育 | 1 | 2210 | 2446 | 223 |
中等教育 | 1 | 7351 | 1759 | 215 |
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 | 54 | 19279 | 10948 | 480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教育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11亿元。其中,从事教育的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4.1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2.24亿元(详见表8-10)。
六、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的法人单位59个,从业人员5256人。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的企业法人单位10个,从业人员130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的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74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2万元(详见表8-11)。
表8-11 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行业 | 企业法人单位数(个) | 资产总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合计 | 10 | 674 | 752 | 130 |
卫生 | 6 | 567 | 637 | 122 |
社会工作 | 4 | 107 | 115 | 8 |
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8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法人单位123个,比2013年末增长80.9%。从业人员742人,下降2.4%。其中,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法人单位110个,从业人员607人。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18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7.48亿元。其中,从事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83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0.63亿元(详见表8-12)。
表8-1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行业 | 企业法人单位个数(个) | 资产总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10 | 268263 | 6280 | 607 |
新闻和出版业 | - | - | - | - |
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 5 | 1169 | 692 | 33 |
文化艺术业 | 19 | 1275 | 383 | 56 |
体育 | 15 | 5502 | 362 | 42 |
娱乐业 | 71 | 259818 | 4843 | 476 |
八、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基本情况
2018年末,全市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807个,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535个,占66.3%;教育单位172个,占21.3%;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49个,占6.1%。全市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9003人,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11946人,占41.2%;教育单位11078人,占38.2%;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5126人,占17.7%。全市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1.20亿元,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89.53亿元,占63.4%;教育单位24.55亿元,占17.4%;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21.49亿元,占15.2%。
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全年支出(费用)合计95.93亿元,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单位56.76亿元,占59.2%;教育单位21.75亿元,占22.7%;卫生和社会工作单位15.14亿元,占15.8%;(详见表8-13)。
表8-13 按行业分组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主要指标
行业 | 法人单位数(个)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资产总计 (亿元) | 本年支出(费用)合计(亿元) |
总计 | 807 | 29003 | 141.20 | 95.93 |
农、林、牧、渔业 | - | - | - | -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 | - | -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 | 141 | 1.62 | 0.30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 | - | - | - |
房地产业 | 2 | 75 | 1.09 | 0.14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3 | 24 | 0.10 | 0.01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1 | 221 | 1.30 | 0.52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9 | 184 | 0.86 | 0.95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 | 73 | - | 0.19 |
教育 | 172 | 11078 | 24.55 | 21.75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49 | 5126 | 21.49 | 15.1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3 | 135 | 0.65 | 0.17 |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535 | 11946 | 89.53 | 56.76 |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