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九号)
——部分新兴产业基本情况
英德市统计局
英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8月30日
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部分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8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9个。其中,节能环保产业8个,占42.1%;新材料产业7个,占36.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个,占10.5%,新能源汽车产业2个,占10.5%。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29.2亿元,其中节能环保产业资产总计占44.8%,新材料产业资产总计占28.7%,新能源汽车产业资产总计占25.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产总计占0.9%。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期末从业人员2846人,其中节能环保产业期末从业人员占42.9%,新材料产业期末从业人员占20.6%,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期末从业人员占18.1%,新能源汽车产业期末从业人员占18.4%(详见表9-1)。
表9-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指标
行业 | 企业单位数(个) | 占比(%) | 资产总计(亿元) |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人) | 占比(%) |
总 计 | 19 | 100.0 | 29.2 | 2846 | 100.0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2 | 10.5 | 0.2 | 515 | 18.1 |
新材料产业 | 7 | 36.9 | 8.4 | 585 | 20.6 |
新能源汽车产业 | 2 | 10.5 | 7.5 | 525 | 18.4 |
节能环保产业 | 8 | 42.1 | 13.1 | 1221 | 42.9 |
二、高技术制造业
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个,全部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8亿元。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全部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全年平均从业人员977人。
三、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18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研发经费支出的企业44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1.2%。有研发机构单位35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4.8%。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内部支出2509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22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5件,占比重为43.0%。有效发明专利数153件,其中已被实施90件。拥有注册商标80件,发表科技论文19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16项,软件著作权27项,新产品产值319.83亿元。
注释: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标准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
[3]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4]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
[5]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