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共有1条,位于仙水东湖,长度1.6公里,面积0.0959平方公里,治理前为轻度黑臭,主要污染物是城市面源和合流制溢流污染。2021年以来通过强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于2022年顺利完成了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达到不黑不臭,并通过了省住建厅的黑臭水体初见成效评估,2023年9月顺利开展省住建厅的县级城市黑臭水体长制久清评估前期工作,水质连续9个月达到城市一般性景观用水的标准,目前正在准备长制久清评估相关材料,迎接省住建厅的评估。截至2024年6月我市持续落实巩固治理成效,现将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一、英德市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
表1 英德市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进展情况表
序号 | 黑臭水体名称 | 整治进展情况 | 施工、监理中标单位 | 完成情况 |
1 | 仙水东湖 | 已完工 | 施工单位:中建力天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英德市建宇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 已完成“初见成效”,正在准备“长制久清”评估 |
备注:英德市仙水东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单位为英德市水利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二、英德市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水质监测结果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现公示仙水东湖2024年1-6月水质监测数据。
表2 仙水东湖2024年1-6月水质检测数据
湖体名称 | 月份 | 透明度(cm) | 溶解氧
(mg/L) | 氨氮
(mg/L) | 监测地点 |
仙水东湖 | 1 | 29.75 | 3.6 | 2.5 | 仙水东湖 |
2 | 66.00 | 5.2 | 6.3 | 仙水东湖 |
3 | 63.50 | 6.7 | 6.4 | 仙水东湖 |
4 | 58.25 | 6.3 | 3.0 | 仙水东湖 |
5 | 57.00 | 6.7 | 2.5 | 仙水东湖 |
6 | 27.25 | 4.3 | 1.3 | 仙水东湖 |
备注:数据来源为清远市清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三、英德市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情况
我市城市建成区共排查出仙水东湖一条城市黑臭水体,黑臭等级为轻度,主要污染源是地面污染物随雨水汇入水体和存在合流排口,雨污合流溢流入水体。我市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印发了《英德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方案》,由水利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细化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协调联动机制,组织市相关部门及属地政府现场检查、调研,有效解决生活污水管网错接、漏接等问题,以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开展仙水东湖黑臭水体整治。一是工程措施,2022年以来,我市分年度实施多批次排水排污及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不断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能力,逐步解决水生态问题。针对仙水东湖黑臭水体我市开展了五宗治理工程。截止至目前,仙水东湖综合整治工程、茶园路污水管道改造工程、仙水西湖水环境治理工程等三宗工程已完工、市区排水排污检测清淤建设项目已完成96.8%、市区排水补短板改造修复工程已完成97%。市区核心区的仙水东湖周边13个雨污部分的直排口已整治完毕,目前省级部门对我市仙水东湖黑臭水体初见成效评估已通过,正在开展长制久清工作。二是管理措施,出台《英德市城镇排水管理办法》严格落实排污、排水许可监管,进一步规范排放行为,确保污水应入尽入管网。截至2024年6月30日,我局累计办理排水备案662宗,发放排水许可证46张。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实现水体不黑不臭的基础上,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计划2025年通过长制久清评估工作。
1、持续推进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积极推进在市区排水管网改造项目,实施雨污分流,全面提升现有排水设施效能。
2、强化排水许可管理。市政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生活污水依法依规规范接入管网,严禁雨污混接错接,从源头上减少生活污水对水体的不良影响。
3、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每月对仙水东湖水质开展1次检测,必要时根据水质情况增加检测频次,持续跟踪水体水质变化情况。
4、建立“河湖长制”。根据《英德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文件要求,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市、镇(街道)、村三级河长体系,加强对市区水体的日常巡查。
5、制定周边污水治理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加强排查污水来源,包括居民小区、小街小巷的污水源。二是制定末端雨污分流方案,逐年实施,三是新建智能截流井解决雨天污水入湖问题。
如对公示信息有异议或有相关问题线索反应的,可以通过来信、来电的方式向我局反馈,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应签署本人真实姓名并留下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农林水大楼807室(英德市水利局)
(联系人:赖国旺;联系电话:0763-2229111)
英德市水利局
202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