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白沙利惠五金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党支部注重把企业党工团建设与企业建设密切结合起来,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股东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四为”原则,紧贴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开展活动,在党员和员工中起到了应有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围绕企业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一是建设素质过硬的支部领导班子。把党性强、作风正、懂经营管理、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党员和群众拥护的同志选进党支部领导班子,由公司总经理兼任党支部书记,其它支委都由企业中层干部兼任;二是建立了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工作机制。坚持党支部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制度,明确公司年度生产计划、企业发展规划、重大资金使用、企业用工计划、干部任免等重大事项需听取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提交董事会决策。这样,不仅使董事会决策的依据更能体现民主决策的科学性,为企业的重大决策增加了保险因素,又改善了企业内部的议事和决定事项的制度,使党的工作融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三是健全党中心组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健全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党费收缴管理、党员联系员工等制度,切实加强了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党组织开展工作和安排活动时,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来组织。在活动形式上,把党组织的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活动时间上,把班上与班下结合起来;在活动内容上,把党内学习教育活动与企业文化活动和党员牵头组织的技术攻关、产品销售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了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围绕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抓好企业党建工作
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队伍,是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公司党支部坚持严把“四关”:一是把好“招聘关”。优先录用党员员工,选聘党性强、作风好、素质高的党员到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上工作。二是把好“教育关”。组织党员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教育党员带头爱岗敬业,创先争优,带头执行公司规定,强化党员意识。三是把好“入口关”。认真开展“双找双培”活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和培养,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三年来公司党支部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2名,从成立党支部之初的5名党员发展到现在的27名,为公司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四是把好“教育管理关”。利用公司党务公开栏、“党建园地”等载体,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公司的发展壮大历程,在员工中形成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利惠的今天”的共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为企业发展尽心出力作贡献的积极性。
三、围绕塑造企业灵魂,注重培育企业文化
公司党支部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塑造企业灵魂工程。积极采纳党建指导员的合理化建议,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困难职工的动态管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今年以来,支部领导共到职工家中家访11次,交流谈心23次,调解矛盾纠纷3起,看望慰问伤病职工和困难职工21人次,慰问金额6800元,解决了许多职工实际问题,让职工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使职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党组织的温暖。营造“以人为本、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拼搏,回报社会、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以“一企一主题”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强化素质创先进,岗位奉献当先锋,和谐奋斗促发展”的主题活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开展了党员业务能手带员工、熟练员工带学徒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为员工办实事、办好事当中,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办好员工食堂,购置文化娱乐设施,定期举办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活跃和丰富了员工文化生活。近年来,公司累计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扶贫救灾捐款捐物达4万多元,尤其是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后,公司党支部带领党员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文化建设和公益活动,展示了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