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 2020-06-05 09:39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20528日在英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英德市人民政府市长 肖勇科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奋力推进高水平保护下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一场一区两地”(1)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广清一体化等战略,积极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基本完成。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增长促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26.8亿元,同比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亿元,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亿元,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37.5元,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亿元,增长14.6%,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9.3%。

实体经济不断壮大。多措并举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减税降费近8亿元。清远华侨工业园等三大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2.7亿元,增长12.4%;完成工业增加值29.8亿元,增长7.5%,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33.5%。全市新签约15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推动33家企业实施53个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8.1亿元,6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家。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41项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8.8%,其中19项省和清远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67.7%。金高丽新材料、金斯迪新材料等一批现代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华电热电联产、通用电梯集群生产基地等清远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6亿元,增长13.5%。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和清远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家、高新技术产品9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62个企业科技项目获得省和清远市科技扶持资金奖励,16家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24个。佳纳能源公司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金正大公司“生物农药和杀虫剂生物合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列入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完成全域旅游资源普查和发展规划编制。被评为“2019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入选2019年“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仙桥地下河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九龙镇河头村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成功举办英德市首届半程马拉松赛、“首届中国·英德红茶头采节”等活动。全年旅游收入、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增长12.5%、10.2%。

二、着力强基础促融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取得新成效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白石窑段二线船闸实现通航。完成农村耕地整治8039.8亩、垦造水田5869.8亩、高标准基本农田13.3万亩。完成“畅返不畅”公路整治233.1公里、农村公路硬底化改造233.7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17公里等“四好农村路”(2)建设。新(扩)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座。新建通信基站559个,连樟村成为全国首个5G村。

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启动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大城南片区一期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电商主题公园建成开放。完成市委党校新校区、浈阳大桥景观亮化设施升级改造马山公路北段等项目建设,杨万里大道起步区段建成通车。完成城南三鸟市场拆迁,中心城区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加快推进。市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5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5%。

特色小(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石牯塘锦潭小镇荣获“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称号。东华红茶小镇等特色小镇和英红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九龙镇入选首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完成37个行政村土地利用规划方案、265个行政村村庄规划方案编制。

创文工作有序开展。成功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329个。评选出“最美英德人”“身边好人”等道德模范87名,打造38所清远市级文明校园,组织48个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大力整治市区“六乱”现象(3),深入开展市区餐饮油烟、违法建筑、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行动,数字城管系统实现市区全覆盖。

三、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乡村振兴步伐明显加快

连樟村重点区域建设成效显著。连樟样板区纳入“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4)范围,省道S382线路面升级改造、乡村振兴学院、连樟客厅等重点项目完成建设,开通连樟村农村客运专线,连樟村生态气象观测站、智能绿色电网投入使用。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老茶园茶叶加工厂及电商中心、无公害豆芽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

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英德红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建设。19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5)项目顺利推进,10家农产品生产基地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新增茶叶种植面积1.8万亩,柑橘种植面积1万亩,出栏清远鸡2000万只。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英德红茶品牌价值达23.6亿元,在“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中位列第一。荣获“国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典型市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扎实开展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生猪供应保持平稳。

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纳入规划的4571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6)。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7)工程,新建成1092个美丽乡村连江口镇连樟村和九龙镇活石水村入选国家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石牯塘镇联山村、水边镇热水村等15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浛洸镇鱼咀村、英红镇水头谢屋村分别获得“广东省首届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特色名村”称号,英西峰林精品路线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九龙镇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基本完成。大力推进“厕所革命”(8),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7%

四、着力出实招守底线,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

脱贫攻坚成效有效提升。全市16606户42205人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扶贫开发成效考核排名清远第一。“三保障”政策基本实现全覆盖,11446名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纳入政策保障。106个扶贫项目通过审批入库,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745.6万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一揽子综合保障”(9)模式,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衣食住行教”全覆盖的商业保险。开展住房用电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保障1448户贫困户、五保户用电安全。

污染防治扎实推进。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基本完成规模以上河湖“清四乱”(10)专项行动,完成市区北江江湾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规范化建设。聘请第三方开展市区建成区大气污染防治巡查工作,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拳打击盗采矿产、河砂和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弃物等违法行为,5个矿山企业获“广东省绿色矿山”称号。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清理整治550个违法禽畜养殖场。新建8座新能源充电桩,新增50台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营运。

重大风险防控有力。规范政府债务和预算管理,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金融风险的底线,政府隐性债务化解率达到71.8%。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房地产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大力实施安全生产三年行动计划,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明显下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平稳。

五、着力抓统筹惠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加大社会弱势群体救助力度,大幅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孤儿保障标准。完成428户农村危房改造,发放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204户。开展银龄安康活动(11),为全市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完成8家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城镇新增就业882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3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4%。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公共服务全面进步。完成民生投入60.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9%。年度十件民生实事除“增加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优质学位供给”项目完成部分建设外,其他实事全部完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内儿科大楼、新妇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县域医共体建设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稳步推进,入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青塘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峰塔等3个文物单位成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沙口镇新建村等5个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围绕“破小案、降发案、为民保平安”,开展“两降两升”(12)专项整治,全市警情同比下降38%,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52.4%。加强信访源头防控和积案化解,成功调解中裕金鑫城、翡翠银湾、望龙城等信访“老大难”问题。建立全省首个教育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有效遏制毒品违法犯罪。

六、着力转职能改作风,政府自身建设有效加强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市政府党组党建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顺利完成市党政机构改革和劳务派遣制改革。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查处政府系统违纪违法公职人员92人。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依法履行行政应诉职责。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13),大力开展“法律六进”(14)活动。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办理人大议案建议76件、政协提案114件,办结率均为100%。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管理。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建立“容缺受理”(15)工作制度,梳理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1421项。“一门式一网式”审批平台实现市镇村三级通用。深入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商事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全流程不超过3个工作日。新增商事登记主体9295户,全市市场主体突破5万大关。大力推广“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8万。

作风建设扎实有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活动。大力整治“文山会海”,规范督查考核,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扎实推进政府机关“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整治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

此外,国防动员、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气象、妇女、青少年、儿童、残疾人、工会、红十字、地方志、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9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英部队和各级驻英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英德发展的乡贤及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英德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依然是最大问题。财政收入增长与支出需求矛盾加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等投入远远不足。城乡发展仍然不平衡,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还要深入探索。新冠肺炎疫情也给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科技型支柱产业还没有形成。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市场复苏缓慢乏力等困难,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特别是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四是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环境污染防治、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五是少数干部观念落后、作风漂浮、能力不强,推拖庸懒、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屡禁不止。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安排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实现高水平保护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尽管面临着外部经济环境总体趋紧等困难,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省粤港澳大湾区、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效应不断扩大,“一核一带一区”(16)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构建,乡村振兴、广清一体化等战略深入实施,连樟样板区纳入“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都为英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从我市来看,经济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连樟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示范片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大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同时,生态优势逐步显现,“四高两铁两江”(17)交通网络加快形成,为我市进一步“入珠融湾”创造了条件。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形成,应对困难和挑战,信心更强、勇气更大、智慧更多。面对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挺身而出、冲在一线,不惧艰辛、连续作战,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群众,坚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阻止疫情在英德传播。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春季农业生产工作指导意见等惠企助农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暖企暖农行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恢复正常。因此,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努力推动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和清远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市十三届五次党代会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18)工作,全面落实“六保”(19)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总体继续按照市十三届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最终根据全国、全省、清远市疫情防控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确定。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工业发展主战场定位,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实体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强化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地位。

努力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加大稳企、助企、暖企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实现健康平稳发展。加大支持服务企业力度和政府投资力度,推动年度重点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加快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突出抓好工业园区扩能增效。以成功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契机,推动清华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完善三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因企施策解决好已落地项目用地、环评、征地拆迁、配套设施等问题,推动万洋众创城(清华园)、广晟新材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发挥市招商中心作用,力争新引进产业项目18个以上。狠抓项目落地建设,力争新增动工项目18个以上,新增投试产项目15个以上。完成“小升规”(20)企业15家以上。

全面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通过政银企合作贷款、争取政策扶持资金等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落实技术改造各项扶持政策,推动35家以上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亿元以上。认真做好民营企业服务工作,加快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实际困难,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推进钢铁、水泥、玻璃、建材等传统产业节能改造。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化完善市区天然气管网。加快新一轮垃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21),力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加大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形成绿色生活习惯。

    二、聚焦“双区(22)驱动效应”,加快入珠融湾步伐

围绕“双区”所需和英德“所能”,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大发展,努力在服务“双区”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强化交通先导地位。加快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加快白石窑一线船闸拆除重建工程建设,全力做好广连高速公路建设服务保障。围绕“三纵一横”(23)高速公路网,加快国、省、县道路与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力争完成省道S292线市区延长线项目主体工程,加快推进国道G240线望埠至大蓝段、G358线莫屋至长迳段、省道S382线岩背至公正段等路面改造项目建设,力争启动国道G358线英城至浛洸六车道项目建设。

主动参与产业分工。依托清华园、英红园、广德园三大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生态优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产业分工体系。积极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重点做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转移承接工作。抓住珠三角产业升级、扩大再生产机遇,积极引入相关行业企业。

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快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建设。结合广州对口帮扶工作,搭建教师学习交流平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市内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与广州市医疗机构结对,深化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对接大湾区用工需求,精心组织技能培训,办好就业转移招聘会,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技能人才。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所需,积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旅游产品和农特产品。

    三、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发展新动能。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细化“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工作措施,严把产能置换关,持续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减税降费措施,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物流等成本。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一批基础设施、民生事业、生态环保等领域项目加快建成发挥作用。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认真做好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清远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工程中心5家以上,申报省和清远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0项以上。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组织5家以上工业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

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完成“国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农村电商和产销对接典型市县”“国家级子电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增强电商产业园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传统产业布局电商经济,力争全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用好客家乡村文化、英德红茶等特色资源,推动“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好智慧旅游规划设计,加快旅游大数据中心建设。

    四、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统筹做好“三农”工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推进连樟村果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积极组织申报英德红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蚕桑、水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配合清远市申报红茶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实施农业“3个三工程”(24),构建“3+X”特色产业体系(25),力争新增红茶种植面积2万亩、柑橘种植面积1万亩,清远鸡年出栏量2000万只,加快25个“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新增50家以上。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和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确保8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40%以上的自然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省定贫困村60%的自然村达到示范标准。完成648.2公里“四好农村路”硬底化建设。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机制。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入推进九龙镇、西牛镇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合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巩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人才下乡激励机制,支持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创业。

    五、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举全市之力加快连樟样板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均衡发展。

抓好连樟样板区建设。落实《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连樟样板区规划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抓好党建引领、交通先行、产业带动、文旅农旅融合、环境提升五大行动。完成黎溪香炉峡至连江口连樟村、县道X379线黎溪火砖楼至水边镇等道路路面改造一期工程,加快碧乡生态茶叶深加工、连樟农业科技茶叶区域化加工服务中心、麻竹笋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等产业项目建设,完成连樟村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大力推进样板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七项改革任务,积极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英德经验”。

改善中心城区面貌。完成大站汽车客运站建设并投入运营,加快大城南首期启动区拆迁安置和东岸新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莲花山环山路、凤凰路延伸段、梅花北路整治等项目建设和迎宾大道、英州大道等市区主干道绿化亮化升级改造,促进城区扩容提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充电站(桩)建设,实现市区80%的公交车纯电动化。

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数字城管升级扩容,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市区“六乱”整治行动,加大对光明路、迎春巷等内街小巷升级改造力度,促进市区环境卫生持续改善。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巩固创文工作成效。大力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高质量完成镇街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赋予东华镇、浛洸镇两个“副中心”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增强发展活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支持英红镇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组织浈阳峡小镇申报广东省第三批特色小镇,支持石牯塘锦潭小镇打造“高科技精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业”特色小镇,将东华红茶小镇建设成为“产、城、人、文、旅”融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六、聚焦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加快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一批新校园项目建设,确保英城街中心小学、城北小学扩建等项目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加快市政府旧址新建公办小学及幼儿园、峰光实验幼儿园新建和市职业技术学校异地搬迁等项目建设。全面开通校园专线。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确保成功创建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完成市人民医院内儿科大楼、新妇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加快市区自来水厂回购工作。配合做好省运会筹备工作,完成市区公共游泳场建设,加快体育馆及女足基地升级改造。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力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和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养老服务业。大力推进“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促进更多劳动者更好就业创业。积极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新增城镇就业9000人以上。健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力争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以“平安+满意”为目标,强化扫黑除恶攻坚,持续推进全民禁毒工程,深入开展“两降两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扫黄打非”工作。大力推进智慧新警务、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平安英德”“法治英德”。高标准完成省级宪法主题公园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确保全市村(社区)全部创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七、聚焦三大攻坚战目标,加快补齐全面小康短板

聚焦各项任务,抓住关键环节,拿出过硬举措,打好重点战役,坚决守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线。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建立健全产业扶贫项目长效经营管理机制,确保产业扶贫项目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实施“百企扶百村”行动,积极推广“1+N”扶贫车间模式,新建扶贫车间15个以上,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全面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26)突出问题,确保现行标准下的4.2万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8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配合做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完成“三线一单”(27)编制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非法砍伐林木等行为。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滃江流域综合整治。完成分散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加强石门台饮用水源保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加强高排放行业、工业锅炉、施工扬尘等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大力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河砂供应管理。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大政府债务化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促进国有资本做大做强。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严格保护耕地,加大违建别墅等重点领域清查整治工作力度。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深化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国省道与地方公路路口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

八、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加快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主动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动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中央、省、清远市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加强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政府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审计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健全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保持斗争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坚决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探索开展网上预约服务,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驰而不息纠“四风”(28)、树新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政府机关“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成果,严厉整治“庸懒散拖”现象。坚持“三个区分开来”(29),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此外,继续抓好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人防、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档案、气象、工会、地方志等工作。

各位代表,只有奋斗,才有所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清远市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德篇章新征程!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一场一区两地”: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粤北生态保护先行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

2.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乡村农村公路。

3.六乱”现象: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设摊点、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画、乱扔乱吐。

4.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范围包括:广州市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清远市清城区、清新区、佛冈县、英德市连樟样板区。面积约9978平方公里。

5.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以村为基本单位,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和产品;通过专业村的发展,打造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主导产业突出的专业镇。

6.三清三拆三整治”:“三清”指重点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指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拆除非法违规商业广告、招牌等;“三整治”指整治垃圾、整治污水、整治畜禽污染。

7.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广东省自2018年起滚动发展打造1000个以上示范村引领带动,用10年时间全面整治提升全省1.97万个行政村的人居环境,努力再现岭南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1. 厕所革命”: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文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实施厕所粪污治理,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并在人口规模较大村庄配套建设公共厕所,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鼓励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9.一揽子综合保障模式”:从医、食、住、行、教等方面,为我市贫困人口制定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住房保险、意外保险、教育补助的一揽子综合保险方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五保户外)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风险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

10.河湖“清四乱”: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治理水污染。

11.银龄安康活动:2014年,广东省启动“银龄安康行动”,逐步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老人意外伤害保险。

12.两降两升”:涉侵财类案件警情数、发案数明显下降,打击效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上升。

13.四级同创”:创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法治村(社区)。

14.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15.容缺受理”:对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的政务服务事项,经过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政务服务单位先予受理。

16.一核一带一区”:省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把粤东、粤西打造成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17.四高两铁两江”:“四高”是京港澳高速、广乐高速、汕昆高速、广连高速;“两铁”是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两江”是北江航道、连江航道。

18.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19.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0.小升规”:指规模以下企业转为规模以上企业。

21.互联网+城乡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环卫作业过程中的人、财、物进行实时管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设备投入(专业环卫设备、垃圾清运车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环保垃圾屋、污水收集池、垃圾压缩站的新建和改造、停车场以及导入智慧环卫大数据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等)。

22.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23.三纵一横”:京港澳高速公路、乐广高速公路、广连高速公路和汕昆高速公路形成的路网。

24.“3个三工程”:着力打造清远鸡、柑橘、茶叶等三大主导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林下种植业和林产品采集加工业,引导各地发挥农业特色优势打造“3+X”的产业体系,力争通过8到10年时间,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三万元。

25.“3+X”特色产业体系:在抓好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根据当地优质品种资源和自然条件禀赋,通过整合土地,加快发展X个特色优质产业。

26.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7.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8.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29.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  技术支持:英德市政务服务中心  技术开发: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