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走进青峦环绕的英德市西牛镇小湾村,映入眼帘的,是现代时尚与古朴传统间的拥抱融合。农时忙碌的身影、整齐划一的农家小墅、色彩亮丽的文化墙、肥沃的田地尽收眼底,一幅富有生命力、美丽和谐的画卷正徐徐舒展开来,昔日宁静的边缘村庄正在悄然改变,生态治理、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的观念沉淀人心。
小湾村是国家村民自治试点、国家扶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区,还是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2019年12月,西牛镇小湾村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五个部委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该村下辖11个自然村,现有户籍人口数3941人,农户842户,该村有耕地面积5296亩,其中水田3606亩,旱地1690亩,林地面积9000亩,鱼塘500亩。农户主要经济来源为耕种务农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为5万元。
乡村振兴崛起,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近年来,英德西牛小湾村聚焦“四个转变”,发挥财政积极支持作用,让土地变优、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
近年来,市级财政已投入454万元,分别用于小湾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50万元、土地整治304万元,有力地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变农村土地分散、闲置、配置不当、利用不当以及建设用地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小湾村创新土地整治新模式,加快土地整治转型升级,构建土地整治新格局。一是科学规划,精心部署。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工作思路,集中力量,努力探索一条“成本低、效益好、进度快、纠纷少”的路子。二是用好财政资金,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通过优化整合涉农资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耕地整合治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工作,提高农用地规模和质量,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激发村民自治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在市政府谋划部署下,镇级组织推动下,小湾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土地整治的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土地整合、耕地整治进来,连片整合土地面积4714亩,其中整合治理耕地面积共2432亩。基本实现“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地平整、机能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四是创新土地经营模式,促进村集体增收。通过“土地合作创收模式”、“土地入股种植模式”、“代耕代管模式”、“就近就业收入模式”、“资金入股分红模式”等多种土地经营模式,重点发展麻竹笋、菜干等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近两年市级财政已安排213万元助力小湾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小湾村通过盘活农村资源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整合农村土地、资金等资源要素,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实行“公司+党支部+农户+基地”模式,重点发展以麻竹笋为主导的优势产业;通过开展村企合作,把“小韭菜”做成“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扎实推进小湾千鲜汇粤北仓储总部、小湾坚果生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化发展。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农家乐、民宿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逐步完善村与村之间韭菜观光线路硬底化建设;结合韭菜、睡莲等产业,打造成农业观光骑行绿道;推进九州驿站—西乡月度假庄园,打造结合帐篷民宿、捕鱼、种菜为一体的农家乐亲子庄园,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9年英德市统筹整合省级涉农资金303.5万元用于小湾村人居环境整治,覆盖美丽乡村建设、污水处理等方方面面。在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影响下,小湾村在创建美丽乡村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人”与“物”的重要作用。一是建好一支队伍,强化镇、村委、自然村三级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党员干部切实做到敢动能动、身先垂范、头雁领飞、以点带面。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发扬敢为人先的“西牛精神”,走出一条美丽乡村建设的“小湾模式”,实现“四个不补”(拆旧不补、让地不补、人工不补、建房不补)。三是严格遵循“七先七后”创建原则,落实“三清三拆三整治”,建立卫生保洁维护网格化机制,开展常态化制度化保洁行动;完善庄综合文化室、停车场、公厕、绿化公园、风水塘防护栏等基础设施建设,在“隐蔽”地下工程上做足功夫,超前预埋管道,将逐步实现“三线(供电、通讯、广播)下地”。四是传承历史记忆,留住乡愁。通过古物保护、文化传承、建筑营造等方式,着力打造特具乡土气息的美丽乡村,为乡村振兴抹上人文的靓丽底色。
为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一鼓作气拔掉“穷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财政在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主导支撑作用,将财政资金用到真正贫困人口身上,把资金和具体帮扶措施整装精准“滴灌”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建立了扶贫长效机制,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在财政实践政策指引下,小湾村立足实际,积极转变发展方式,重点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引进工作,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促进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建立产业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创收、土地出租、技术、劳动力入股、扶贫开发资金入股等模式,重点发展麻竹笋、菜干、韭菜、睡莲、苗圃、桑叶菜、坚果特色产业,其中韭菜种植面积838亩,坚果种植面积1100亩,圣女果种植面积180亩,睡莲种植面积320亩。这有效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农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7020元/年提升到2018年的15800元/年,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的村委会有6个,占比75%,其中石下村、塘面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到50万元,真正实现富民兴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今后,英德财政部门将以小湾村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财政与金融相结合的扶贫新模式,全面落实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危房改造及兜底政策等帮扶组合措施,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基层组织、特色产业、乡土文化、生态旅游等“五位一体”,建设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