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网络安全制度、促进风险隐患的排查和整改、提升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等;
建立网络运维知识库和运维数据库,为信息化运维提供支撑;
建立日常巡查制度,每个月对大楼进行巡查,对各楼层信息化设备及相关弱电系统每天巡检一次,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响应并解决。
当系统出现问题时,立刻响应,立即对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对系统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记录备案并总结分析。对保修期内的设备及系统,负责联系并督促相关厂商进行维护。
对网络系统和其他软硬件设备进行长期跟踪服务,实现合理的性能优化,以便保证系统性能不断改进并运行在最佳状态。
对整个系统的故障发生情况进行记录、收集和汇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系统故障分析,指出故障的发生频率及等级,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协助信息化管理部门建立IT运维管理体系和制度,并负责监督落实。
向用户通知适用于系统上的补丁并提出具体建议,使用户系统不断得到性能上的改善。
提供系统试运行期间的系统扩充、免费软件版本升级及功能更新服务。当用户所用的操作系统有更新的版本出现;或者使用的应用软件需要更新的操作系统支持;或者有更新的硬件部件可以应用到系统上时,及时向用户作出通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操作系统升级的方案,以确保系统一直运行在良好的状态。
为能够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在英德市区设有固定办公场所,并提供3人或以上(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按相关规定购买社保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等)的5*8小时(工作日)驻场及热线服务。对于服务请求,达到100%的用户响应度。在工作时间内,接到常规故障报修后,立刻响应,并尽快将故障排除。非工作时间或节假日提供热线或电话支持服务,如有需要,须提供现场服务,并在1小时内解决。
成立应急小组,如遇突发性的计算机、网络故障(如病毒等)、设备迁移,机房改造或上级布置的任务等,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参与协助工作。
为用户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包括网络系统的技术指导,协助用户做好配置备份计划,完善工作日志、网络管理制度,制订操作手册等。
每个月整理一次所维护保修设备的配置清单及设备标识,确保设备变更、标签和标识准确一致。
建立系统管理档案。系统管理档案包括设备清单、设备维修的记录、网络拓扑、网络配置等相关资料档案。每个月整理一次并送信息化主管部门备案。
运维服务期间所有处于质保期内的硬件和软件,如果需要原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或零件更换,乙方负责联络协调解决。但因原供应商的硬件或软件的问题引起不能在规定时间解决的时候,不属于乙方责任,不用扣罚乙方。
政务服务中心大厅的日常服务内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