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我市有关工作部署,市城管局牵头,联合住建局等多个单位成立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城镇建设专班,聚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以头号力度推进典型镇培育工作,按照“1+4+7+9+N”建设要求,抓好一个规划引领、四项攻坚任务、七项重点任务、九项建设任务和圩镇全面建设管理,示范带动美丽圩镇建设。
一是高标准开展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科学编制美丽圩镇建设规划。城镇建设专班成员单位按照省城镇建设专班《关于做好全省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坚持规划先行,指导各典型镇培育计划镇根据资源禀赋和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及目标,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规划成果编制,截至8月底,已有7个镇已完成典型镇建设规划初步成果编制。
二是抓好四项攻坚任务走深走实,擦亮人居环境底色。深入推进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公共厕所“三大革命”和“六乱”整治等四项攻坚任务。市城管局强化法治思维,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结合创建典型镇契机,与黎溪镇共同打造城镇管理示范点,以点带面,深入推行“721”一线工作法,推进城市管理向城镇管理顺利延伸。各镇“六乱”整治工作常态化推进,切实提升乡镇环境品质。截至8月底,全市24个镇整治乱拉挂337处、乱搭建913处、乱堆放2730处、乱摆卖11098宗、乱停放3830宗、乱贴画1887宗。各镇均实现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均接通污水管网,23个镇配备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其中18个镇已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顶棚。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七个一”建设提升,塑造乡镇新风貌。根据最新典型镇评定办法,典型镇评定中环境秩序整治占21%,美丽圩镇“七个一”占24%,合计占典型镇评定总分比重较大。市城镇建设专班紧抓圩镇人居环境整治及“七个一”建设,督促指导建设进度,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优先处理对得分影响重大的项目,通过清单式管理和挂图作战,确保考核任务有序、高效推进。截至8月底,全市16个镇初步完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建设,10个镇初步完成美丽示范主街建设,8个镇初步完成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区连片改造,13个镇初步完成美丽圩镇客厅建设,19个镇初步完成绿美生态小公园建设,18个镇初步完成美丽河道(碧道)建设,18个镇初步完成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整治。目前我市各镇均基本配备九项公共基础设施。
四是推动九项公共基础设施配齐,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市城管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确保九项公共基础设施全面配齐并升级。从教育、医疗到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构建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长期稳定运行。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提升了乡镇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8月底,我市各镇均基本配备九项公共基础设施,累计建成学校(含幼儿园)77所、乡镇卫生院24所、养老服务机构11家、综合文化站25家、各类广场39个、便民服务中心23个、综合体育场馆17个、综合性商业超市59个、快递物流站点176个等。
五是推动N项内容拓宽,激发乡镇发展活力。市城管局支持鼓励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定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实现差异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浛洸镇根据区位优势和本地资源,发展千年古镇、米芾文化;支持桥头镇发展铁、金属冶炼等工业,打造龙头企业;支持西牛镇发展壮大麻竹笋产业;着力推介九龙镇、连江口镇、黎溪镇等山水风光类特色镇因地制宜发展文旅产业。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市城管局、市住建局等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开展建筑企业与镇街结对帮扶相关工作,加强指导各镇街推进城镇建设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圩镇人居环境,把乡镇建设成连接城市、服务农村的区域中心。
六是对标对表强监督,精准施策促考核。市城管局紧密围绕考核目标,深入研究省、清远市下发的考核评定办法及细则,精准把握考核的关键点和得分点,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定期调度、现场检查、绩效考核等方式,及时了解各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加强对典型镇培育计划镇的指导和支持,指导典型镇培育计划镇对照省定考核指标体系,认真梳理得分点与失分点,找准工作发力点,分类分块开展指标达标提质工作,确保其在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强化监督考核,市城管局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地见效,为英德市美丽圩镇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