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筑牢科技创新发展根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主要抓手,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工程中心数量分别达到105家、100家、103家,均为首次“破百”。
一、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计划,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坚持将创新主体培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点,深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量计划,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指导和培训力度,围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活动与费用归集、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申报等方面举办专题培训班7场,培训企业科技管理人员265人次,上门辅导110企业家次。通过政策宣传发动助推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05家,纳入2024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企业100家。
二、深入推进创新平台赋能工程,推动创新平台快速发展。
加强引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企业创新平台,完善研发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积极走访企业,筛选出一批科技创新积极性高、创新活力足的企业,上门辅导,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制定差异化培育计划,推动我市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05家,其中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市级工程中心103家。创新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我市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稳定和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提供了重要载体。
三、深化产学研协同发展,引育高端科技人才。
进一步强化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沟通协调,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引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教授专家作为企业的科研项目带头人,带领企业的科研团队进行创新,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人才保障,有效弥补了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建设所缺乏的高端科技人才。2024年共组织19家企业与省内外13家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02人,为我市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推动企业融资发展。
持续优化“科技+金融”创新服务模式,科技与金融加快深度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组织开展“科技信贷直通车”、“银企对接”和“一对一”上门服务等系列活动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4年我市金融机构累计对科技企业发放贷款近5.6亿元,为企业在创新发展和扩大生产规模上给予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