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英德市财政局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积极应对财政运行“紧平衡”态势,始终将“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最优先位置,全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确保财政收支平衡、提质增效。
一是严把项目入库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思想,坚持厉行节约,压减一般性支出,在保障单位(部门)的前提下,做到“增事不增钱、减钱不减质”。组织市财政局各业务股室骨干,对部门年初预算项目入库逐项审核,严格对照项目的批示文件,审核批示金额及有效期,对政策到期的或未有批示文件的项目原则上不得入库,累计审核全市941个项目,涉及金额26.05亿元,清退或压减0.52亿元。
二是严把预算编制关。预算安排聚焦“三保”、刚性支出、重点任务,按照上级配套、政策编制测算、保障重点项目、债务还本付息、部门运转类等对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切实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其他一般性支出结合财力从严从紧审核安排。全力保障重点支出,保障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的支出规模,2025年,全市十项民生安排支出79.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
三是严把事后绩效关。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以绩效目标为引领,做优绩效目标管理,不断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将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要求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强化绩效结果公开与应用,将上年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绩效评价差的项目实行压减年初预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