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刻认识到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的紧迫性,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以“戎耀家园”建设为载体,统筹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力量,联动各镇(街)与相关部门,构建“退役军人联动+宣传”的立体化防控体系,有效切断蚊媒传播链条,为全市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筹部署强引领,夯实防控组织基础
英德市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始终将基孔肯雅热防控作为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民生工程,主动对标清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统一防蚊灭蚊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要求,组建专项防控志愿队伍,确保“镇有队、村有组、户有人”。截至目前,全市24个镇(街)共组建退役军人防控志愿队32支,吸纳队员600余人,形成“中心统筹、镇街落实、志愿队执行”的三级组织架构。另一方面,中心联合市卫生健康局制定《基孔肯雅热防控志愿服务规范手册》,明确蚊虫消杀、积水清理、宣传引导等工作流程,组织开展志愿活动,确保防控工作科学规范、精准高效。
二、聚焦关键环节,精准施策见实效,构建立体防控网络
(一)建强志愿队伍,打造防控“主力军”
中心以英德市退役军人达飞志愿服务队为典型标杆,推广其“分工协作、定岗定责”的工作模式,指导各镇(街)志愿队细化分组:消杀组负责公共区域药物喷洒、重点点位处理;清理组负责铲除杂草、清理积水、疏通沟渠;宣传组负责入户讲解、发放手册、普及知识。其中,达飞志愿服务队在8月行动中,累计处理蚊虫密集区域400余处、协助余户居民清理阳台积水、翻盆倒罐300余个,青塘镇将45名队员分为8个小组,3天内完成全镇12个村(社区)的首轮消杀;九龙镇志愿队则组建“退役军人+党员”联合小组,带头清理农贸市场周边卫生死角,形成“党员引领、退役军人冲锋”的良好氛围。
(二)源头治理先行,切断传播“主链条”
针对基孔肯雅热传播媒介伊蚊“喜积水、爱阴暗”的滋生特点,中心指导志愿队聚焦“清积水、除死角”两大核心,开展全域性环境整治。在城区社区,志愿队重点清理楼道转角、绿化带、垃圾投放点等区域,对下水道口、地下车库排水沟等蚊虫密集点位实施“地毯式”消杀,同步点燃环保蚊香精准防控;在乡镇农村,志愿队针对池塘、沟渠、废弃轮胎、闲置花盆等易积水区域,联合村民开展“翻盆倒罐、疏通沟渠”行动。
(三)强化宣传引导,凝聚防控“向心力”
为提升群众对基孔肯雅热的认知度和防控意识,中心指导退役军人志愿队以“接地气、听得懂”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一是“入户宣传”送知识,志愿队挨家挨户发放《基孔肯雅热防控指南》《科学防蚊手册》等材料8000余份,现场讲解基孔肯雅热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手把手指导居民清理居家积水;二是“阵地宣传”扩覆盖,在村(社区)公告栏、文化广场、农贸市场等场所张贴宣传海报300余张,利用村级广播每日循环播放防控知识,在居民微信群推送短视频、图文信息200余条;三是“典型带动”强认同,退役军人志愿者以自身经历为切入点,用“部队练就吃苦本领,现在守护邻里健康”的真诚话语打动群众,如达飞志愿服务队朱班长在消杀现场说道:“我们当过兵,就该冲在前面,让大家住得安心!”,其担当精神带动更多居民主动参与防控。目前,全市群众主动清理居家积水的参与率从行动前的30%提升至80%,形成“志愿引领、群众参与”的良好防控氛围。
三、突出退役军人优势,彰显担当显作为,巩固防控工作成效
在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中,退役军人志愿队始终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使命担当。面对烈日炙烤,队员们汗水浸透衣衫却无人叫苦,始终保持高昂斗志;面对脏活累活,队员们主动承担下水道清理、垃圾清运等任务,用双手改善社区环境;面对群众疑问,队员们耐心解答、细致指导,用真诚赢得信任。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英德市退役军人事务中心将以此次防控行动为基础,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发挥退役军人力量,筑牢基孔肯雅热防控防线。一是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将防蚊灭蚊纳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季度重点工作,定期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年度防控技能培训,提升志愿队伍专业化水平;三是拓展防控覆盖范围,将防控工作延伸至学校、企业、养老院等重点场所,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专项行动;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制作基孔肯雅热防控短视频、漫画等新媒体产品,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持续凝聚“全民防控”合力,以退役军人担当守护全市群众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