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是产业升级的“人才基石”,更是民生就业的“稳定器”。近年来,英德市锚定“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与保障作用,以政策创新为驱动,以职校搬迁为抓手,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硬件升级,有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一、资金筹集保重点,夯实职业教育发展根基
英德市财政坚决落实“教育优先”战略,将职业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重点保障范畴,通过“上级补助+本级配套+社会参与”的多元筹措机制,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倾斜力度。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近2亿元用于职业教育发展,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项目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关键环节,财政资金全程为职业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二、迁建升级强硬件,打造现代职业新标杆
为破解老校区空间不足、设施设备落后的瓶颈,英德市于2023年11月启动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积极申请债券资金5.97亿元,全面保障项目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及教学设备购置需求。新校区规划占地19.2417 公顷(289亩),建成后新增实训工位1000多个、智慧教室115间,涵盖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5个重点专业集群,打造“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的沉浸式教育教学模式。
三、产教融合促就业,激活人才培养“双循环”
财政资金在为职业教育“输血”的同时,更注重培育“造血”的能力。英德市以资金为纽带,大力推动职业教育与本地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支持企业骨干进校园授课、学校教师入企业实践、学生到知名企业实习,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据统计,近三年英德市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率超97.5%,累计为制造业、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输送技能人才超5000人,有效激活“人才培养—产业就业”双循环,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技能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