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人民路,道路宽敞、视野开阔,平坦的沥青路面令人为之神清气爽。老旧镇区改造项目之道路黑底化后,黄花镇区主要道路一改往日坑洼不平的旧貌,实现美丽蝶变。

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监督,助推老旧镇区改造高效运行
老旧镇区改造是镇党委政府重点推进的大事,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黄花镇人大将该项目列入“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工作任务表中,由明迳社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不定期深入现场开展视察,了解镇区改造项目进度。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及时整理反馈至镇人大办,镇人大按程序交由政府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督促建设单位及时落实整改,助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高效运行,让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窝里,让民生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黄花镇圩镇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原有的排水管设置不合理,大街小巷路面都有些坑坑洼洼,给群众生活造成各种不便。政府一定要抓好这次老旧镇区改造的机会,做到改造前认真研究、提前谋划,改造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管,改造后做好设施设备的养护。”人大代表刘朝忠在明迳社区片区联络站开展“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问进度会议上提出。会后,驻站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一同走进改造工地,了解项目施工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嘱咐现场施工的工人要做好安全防护。

人大代表发挥联系群众优势,助推老旧镇区改造精准发力
黄花镇镇区各项基础设施配套落后,道路交通标识不完善、排水管道不畅通、镇区环境绿化少等问题突出,人民群众期待改善生活环境的愿望十分迫切。
改造过程中,人大代表何腾芳十分关心小区改造进展情况,每周都会到施工现场了解进度,有群众向他反映改造项目有问题时,他都耐心记录并做好解释工作。例如群众反映路灯安装位置不合理、铺设下水管道时接错管等问题,均及时与政府及施工方进行协商解决。得知有些群众因为涉及自身利益而阻挠改造项目进行的,他主动去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解释清楚老旧镇区改造中的项目都是在公共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的,受益者也是人民群众,一定要支持老旧镇区改造工作。还有很多像何腾芳这样的代表,将群众反映的烦心事、揪心事放在心上,积极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解决问题,为老旧镇区改造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初心使命。
人大代表积极出谋划策,助推老旧镇区改造焕发新活力
老旧镇区改造项目启动时,明迳社区片区人大代表结合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对镇区改造项目积极建言献策,政府职能部门及时对接施工方,在改造过程中基础类项目应改尽改,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人大代表陈子程说:“为避免重复施工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建议在老旧镇区改造工作中,将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提高改造效率。”人大代表梁桥福建议:“加大老旧镇区改造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居民更加深入了解老旧镇区改造民生工程政策,获得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人大代表李胜槐提出:“应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落实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让老旧镇区改造改出“居民幸福感”。

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倾力支持下,截至目前,黄花镇老旧镇区改造工程已完成镇区排水管道及雨水口超2万米,完成了大部分主干道的路面拆除、修复、黑底化及人行道铺设等,也完善了停车位规划、道路沿线以及交叉的交通标识设施等,同时开挖路灯基础、铺设电缆、安装路灯,改造项目顺利完成,镇区面貌焕然一新。
”镇区环境变好了,心情更加舒畅了。”家住镇上的黄女士笑逐颜开说道,她住在镇上十多年了,原来茶缘路有一段还是水泥路,没有地下排污管,常年污水横流,严重影响附近她们的生活与出行。启动老旧镇区改造项目后,这里已经大变样了,管网入地,路面完成硬底化后就铺了沥青,还重新规划了停车位,在家门口一眼望去,真的非常舒服。
黄花镇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老旧镇区改造任务量大、涉及面广,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目前已基本完成道路、排水、交通、照明等工程,接下来的绿化工程、黄花公园改造等,人大代表依然会主动履职,确保高质量完成老旧镇区改造目标任务,真正让老旧镇区“改”出群众美好新生活。
(供稿:廖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