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迳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强效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一、深挖农业产业“富矿”,增强乡村“兴”动能
明迳社区党委坚持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商则商,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农业产业基础。
为更好地盘活集体资产,明迳社区党委以乡村振兴风貌带建设为抓手,除了房屋出租提高村集体收入之外,结合当地资源,以发展休闲农旅为导向,坚持党建引领,多次召开“两委”会议、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会议,问计于民,寻求致富良方。在征求多方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集体闲散土地资源优势,立足交通便利的优势,将青坑二组白鹤迳下、大久岩组旧屋前面约230亩农业用地进行开发,积极谋划建设成为红薯种植基地。并积极与黄花镇党委、政府沟通协调,招商引资,以创造出新品牌价值,不断扩大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集聚“内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明迳社区党委书记何腾芳带领黄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永汉,副镇长林洪文到红薯种植基地参观调研)
二、深挖生态文化“富矿”,焕发乡村“兴”面貌
明迳社区党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全力打造接地气、聚人气的便民服务场所,努力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传统文化产业品牌。
明迳社区党委为加快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自治的动力,因地制宜,体系化社区治理制度,集中化社区志愿力量,精准化社区党建,绘出党组织领导、居委会负责、村(居)民小组协同、村(居)民协商、全员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五线谱”。明迳社区党委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结合党员志愿服务模式,广泛开展美化乡村生态、引领乡风文明等志愿服务活动,力求在乡土文化基石上,能服务村(居)民、能吸引游客,走出一条富有明迳精神文化元素的乡村振兴特色道路。

(明迳社区鸟瞰图)
三、深挖基层组织“富矿”,点燃乡村“兴”引擎
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底盘”,明迳社区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积极响应基层网格化行动号召,将基层党建贯穿于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防汛救灾等基层治理领域,形成新突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明迳社区部分小区楼房龄较老,镇区巷道坑洼不平、污水横流,每逢雨后,路面泥泞不堪、积水严重,且路面较窄,严重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给行人和车辆出入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为了尽快解决群众人居环境问题,社区党员组成突击队,逐户上门征询意见,并做好宣传工作。同时,积极联合黄花镇党委、政府召开协调会,就主要道路黑底化、巷道硬底化、污水排污等问题进行协调沟通。经多方努力,最终争取到项目资金约1.3亿元,完成主要道路黑底化、镇区巷道全面硬底化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工程惠及社区居民近9600多人。

(黄花镇镇区部分主要道路已实现黑底化)
二是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明迳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由24名党员组成,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在防火、防汛、防疫等各个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志愿者深入市场、学校周边、网吧等,整治不文明现象。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开展社区法治宣传,让全社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也促使社区党员干部们在开展工作时依法办事。

(明迳社区党员志愿者到居民家中开展社区法治宣传)
接下来,明迳社区党委将从绿化美化、暖心服务、社区安全、便民设施等方面入手,解决居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强大合力筑牢基层治理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供稿:梁家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