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黄花镇:探索“四个融合”创建“和美乡村”
  • 2022-12-08 10:11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黄花镇认真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路径,认真践行“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示范先行、创造美丽”的工作思路,以先行先试“四个融合”创建措举,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人文美、发展美”的“和美乡村”建设道路。

一、新建景观和老旧物件相融合

和美乡村”是新建设与旧村落的和谐共生。乡愁是情结,是无数从农村走到城市的人们心中回忆。黄花镇通过开展“大走访”、“调研”等活动,掌握村资源禀赋,实施一村一策,鼓励乡村建设采用当地常见的奇石、竹子、鹅卵石等原材料,利用石瓦、石磨、石槽、石门墩、青砖等老旧物件为景观素材,融入到村庄小花园、小公园、村史文化广场等村庄新景观建设中去,把生态山水、农村风味融入美丽乡村建设,盘活老物件、沉淀村历史,形成乡愁风味。


黄花镇三山村委新屋村利用石磨摆放形成景观

黄花镇明迳社区石角村利用石门墩摆放形成观水坐台

以前我们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做成花基、景观都是同一个模板,不好看,再过几年时间,村里的小孩子都忘记了农村以前的样子现在创建特色村,大家一致认为用鹅卵石、石磨建设新村,我就和村里人一起动手,把村前广场搭建起,现在变得好看多了。”三山村委新屋村民黎秀荣笑呵呵地说道

二、文明新风和传统文化相融合

和美乡村”是文明新风尚和传统文化的和谐对话。黄花镇以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示范区为突破点,在三山村和公正村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门前包”公约、保洁员制度等管理公约,引导村中群众、理事会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规范红白喜事办理、村内矛盾纠纷处理等基层治理中来,树立文明新风

同时,倾力凝聚传统文化力量,发扬传承黄花镇本土宗祠文化,传承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优良村风家风;举办“新春篮球赛”、“舞狮汇演”、“外嫁女回娘家”等活动,定期定节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形成良好的民风、家风、村风。

三山村、公正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

三山村在乡村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三、宁静乡村和喧闹城市相融合

和美乡村”是繁华城市和秀美乡村的和谐靠近。黄花镇依托乡村风貌的改善,发动辖区内各村积极盘活利用农村土地、农房和古村落等资源发展乡村特色民宿,推出云上云佐、岩洛、清欢竹景等田舍康养高端精品民宿,吸引广州、佛山、深圳等珠三角大城市游客,进驻乡村民宿游玩,将“美丽风貌”转化为“美丽经济”。如:依托茶壶山倒映网红打卡地的优势,黄花镇公正村棚塘村率先打造农房外立面统一风貌示范点,同步建设乡村休闲小公园、小果园,筑成乡村振兴靓丽名片,吸引了云野旅游酒店驻村共建。

平星村岩洛野奢营地项目

三山村四组清欢竹境高端民宿项目带动增收

四、严格管理和开放建设相融合

和美乡村”是政府严格督导和村庄集智共建的和谐建设。黄花镇坚持严格实行监督巡查制度,确保乡村创建成效。由黄花镇农业农村办设置日常督查巡查小组,常设4名专项小组成员,实行专人负责、分片区检查,抓好工程质量,严管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建设机制长效化、常态化。据统计,日常督查巡查小组开展美丽乡村大检查约120次,美丽乡村验收巡查约20次,整改约23个乡村建设问题。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村民在黄花镇镇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指导下自行组织实施并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同意列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同时鼓励群众以村规民约的方式参与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制度建设。

公厕建在村庄外头吧,都是亲戚,靠近哪家楼房都不好”“咱们村做个村史展览馆吧,把小时候的斗笠、蓑衣、石磨、石槽、瓜瓤、木盆都拿出来。”“这条巷道用彩色的透水砖铺设,夏天不会闷热,小孩子也喜欢在上面玩”明迳社区邓屋围在村民代表大村理事会、村民纷纷表达心声,共同描绘“和美乡村”的景象。经过会后梳理,9条共性建议全部列明并向村民公示。

明迳社区邓屋围村创建清远市特色村中

明迳社区石角村创建清远市特色村

供稿人:曾广洲

摄  影:范楚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