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夯实乡村治理基础,推进乡村实现治理有效。石牯塘镇乡村振兴中优先振兴乡村民生事业,补上乡村民生的短板,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一、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石牯塘镇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积极帮助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排忧解难,充分发挥社工站工作;为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织紧织密疫情防控网。1-10月全镇完成3-11岁第一针接种率94.49%,18-59岁全程接种率80.70%,18岁以上加强针完成率93.53%,60岁以上老人疫苗第一针接种率92.52%,60岁以上全程接种率87.44%,开展全镇区域核酸检测3次,覆盖4.2万人次。大力推进爱卫工作,1-10月全镇共出动2536人次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杀面积共计约3.7万平方米,清除卫生死角、孳生地约598处,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二、加强平安乡村建设
始终把保安全、促稳定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保底工程,狠抓平安英德建设三项攻坚任务“最后一公里”,真正为群众打造一个安定祥和、团结稳定的安全基础。石牯塘镇利用圩日,组织司法、妇联等有关部门到街上开展平安创建、禁毒、扫黑除恶以及反邪教宣传活动;协助派出所加强黄赌毒打击工作,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环境;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积极做好扫黑除恶、反邪教和社区戒毒工作,确保不出问题。结合专项行动,切实开展打击防范各类违法犯罪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了多场次的宣传活动,每月常态化到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到目前为止在全镇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张悬挂宣传横幅13副;大型的扫黑除恶广告宣传牌1块,扫黑除恶法治宣传专栏1块,宣传车流动宣传40余车次,派发宣传单张2000多张。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輿论氛围。
三、打造和谐乡村
石牯塘镇妇联多措并举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活动,在石牯塘镇综治办设置了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通过弘扬好家风活动积极弘扬家庭传统伦理价值观,着力保护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预防性侵、家暴和婚姻家庭纠纷隐患日常排查、发现报告。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建立镇村两级调委会联动调解机制。对于一般的矛盾纠纷,先由村级调委会进行调解,村级调委会无法调解再由镇级调委会组织力量进行调解,镇级调委会定期对村级调委会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培训;二是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我镇定期进行矛盾纠纷、信访和不稳定因素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线索建立台帐,对重大矛盾重点调处,及时做好疏导调处,确保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全镇社会大局的持续稳定。
四、加强乡村人才支撑
引入“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志愿者”5名,“三支一扶”2名。着眼全方位培育、吸引、用好乡村振兴人才,安排资金30万,建设好石牯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制定运营模式及设立工作专班,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落实大学生“雁归”计划,建立大学生信息库,为了能让群众对“雁归计划”有所了解,石牯塘镇在实地走访大学生的同时,也对家里有就业需求的群众宣传近期就业政策,发放英德市大学生“雁归”计划政策汇编,在大学生微信群及时分享招聘信息,通过多种宣传方式,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