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筑牢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网 石牯塘镇在行动
  • 2023-03-31 17:06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对困难群众的保障,是兜住兜牢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底线,也体现了我国的政策温度、石牯塘镇的民生厚度。

  石牯塘镇截至目前为止,城乡特困人员供养对象共有225人、已办残疾证人数合计为1237人、留守儿童总共为111人等。石牯塘镇从扎实做好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到加强对因突发事故致贫、因病致贫等困难群众的救助帮扶,再到进一步简化优化救助程序等一系列务实举措,为保障好石牯塘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心贴心交流,解决“一层纸”问题

  石牯塘镇领导一直强调指出:“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石牯塘镇以社工站为枢纽,链接多方社会资源,密切联动村居、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主体,集众智、汇众力,为石牯塘镇困难群众来一场又一场的关心关爱“及时雨”,在暖民心、聚人心上增添“温情”。

  石牯塘镇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身边,让他们在生活上得到帮扶、精神上受到激励、心坎上感到温暖。社工站社工对困难群众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服务,截至目前,共走访6676人次;实现低保、特困、事实儿童、残疾人、孤儿等百分百建立“一户一档”档案。开展专业个案服务共10个。石牯塘镇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和困难群众用诚心待困难群众,主动走到困难群众身边、走进困难群众心里。俯下身子接地气,与困难群众坐在一起、站在一起聊聊家常,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用诚恳的语气、真心的交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困难群众敞开心扉,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听民情,暖民心;更好地利民之事,丝发必兴。通过这心贴心的交流,更好解决石牯塘镇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的“一层纸”问题。

  二、送服务上门,解决“一厘米”问题

  石牯塘镇社工站社工对困难群众采取入户走访的形式服务,自2022年截至目前,共走访6676人次。社工们通过“脚画地图”主动走进千家万户、各村居各个角落,从而达至熟悉村居情况,最终融入困难群众日常生活,以便于实现精准化识别、精细化服务的服务。

  社工们持之以恒,保持每周两到三天走村“刷脸”,熟悉了解每条自然村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等数据,并记录困难群众的居住地址、家庭人口等基本信息,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地图”内容,便于他们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对象及服务需求,使用不同的政策资源,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按照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服务等级,实施分层级探访及跟进,实行动态化管理服务。除了给困难群众送上药物、米、面等基本生活的物资,社工们也会根据一些困难群众的需求,尽自己能力去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服务。比如:送书上门教服务对象读书写字、帮助困难群众做一些家务农活等。通过送“精细化服务的服务”上门,更好解决石牯塘镇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的一厘米”问题

  三、急群众所急,解决“一分钟”问题

  为让困难群众民生更有保障,民生工作更可持续来。石牯塘镇秉着“敢啃制约改善民生保障硬骨头,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顽强精神,通过一次实事求是“走访调研”,在解民忧、纾民困上增添“力度”。紧盯困难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织密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网。

  相关工作人员在走访慰问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把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摸透摸清,在嘘寒问暖、亲切交谈中了解其所困所忧所虑,善于捕捉“小细节”,读懂“小心思”,从其喜怒哀乐中找问题、点头摇头中寻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对于短期能解决的、急需解决的,立马就办、及时回复;对于短期不能解决的,给出时限,细化举措。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直击石牯塘镇民生工作的痛点、难点,打通石牯塘镇民生工作堵点;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急群众所急,解决石牯塘镇困难群众这“一分钟”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石牯塘镇一直在行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不断筑牢困难群众民生保障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大队伍中,让石牯塘镇困难群众不“掉队”,让石牯塘镇困难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以及安全感更加充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