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牯塘镇紧紧围绕绿美广东提出的目标任务,立足于石牯塘镇生态禀赋和工作实际,通过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走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石牯塘镇路径。
一是做好“爱绿”文章。制定印发了石牯塘镇《石牯塘镇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站在全镇的高度谋划制定了2023年的林业工作,对具体工作进行了细化和分解,相关的工作任务已下达到各村(居),形成了全镇上下共谋共建绿美生态建设的大工作格局。按照相关制度要求,石牯塘镇镇级林长、副林长和13个村(居)的正林长、副林长每月至少一次到辖区林区开展巡山。打火队员常态化常开展巡山工作,2022年,石牯塘镇打火队员的巡山率达到100%,巡山人次达200余次,全年全镇未发生森林火情。
二是做好“植绿”文章。石牯塘镇全镇面积355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超过2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9%。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穿石牯塘镇,生态资源禀赋优势突出。石牯塘镇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广东省义务植树条例》,巩固生态优势,共享生态价值。2月13日下午,石牯塘镇领导班子带领镇村干部以及青年志愿者们开展“推深做实林长制,植树造林添新绿”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石牯塘增绿添彩,为乡村振兴播种希望。镇干部群众共有90余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种植阴香和桂花树共300棵,面积达7亩。石牯塘镇将继续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行动中来,扎实开展林长制工作,全力做好石牯塘镇生态建设,为实现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是做好“护绿”文章。坚持底线思维,加大对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提高了森林防灭火效率,在提高技防水平和森林防灭火队伍的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加大对林业用火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石牯塘镇已建立了由20人组成的打火队和22人组成的应急救援队,并配备了防灭火设备。强化了森林督查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与执法部门的联系,强化对森林督查违法案件的分析和研判,进一步理顺案件处理的衔接机制,联合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力求整改率和破案率的双提升。加强了森林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病虫害监测,全力做松线虫等森林有害病虫的防治工作。
四是做好“兴绿”文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引领推进林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变。立足于生态镇的定位,依托生态优势,石牯塘镇加快推进推进九州驿站、石门山茶园、锦潭小镇等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擦亮“生态镇”的旅游品牌名片,力求打造成为展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成果的综合窗口。同时,全力做好产业富民“兴绿”文章,辖区内的联山瑶族村是国家森林乡村,正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生态旅游综合体,利用林地面积约5000亩,打造的特色农特产品香菇、木耳曾在央视的专题节目中展播,联山瑶族村大山里的小乡村”声名在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深山里空气的“负离子”,成了城市人眼中的香饽饽,生态优势正转换成发展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