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牛镇按照“政府主导、对接市场、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共赢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五个聚集”高标准推进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把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打造成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
聚焦资金保障,着力提升乡村振兴建设
西牛镇积极统筹整合各类资金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整合涉农资金9478万元,投入到乡村振兴样板区项目建设中,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乡村治理、探索长效机制等板块建设,完成耕地整治、一村一品、中小流域整治、供水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小湾石下村美丽乡村
聚焦土地整合,着力推动土地规模流转
按照适度规模、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土地资源整合整治,解决土地零散细碎的难题,推进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整合,探索出了土地整合的“四种模式”:集体统筹经营型、集体与个体结合经营型、“三块地”(菜园地、机动地、流转地)功能区、互换并地土地整合模式。目前,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土地整合占比率超80%,整治面积超8200亩,土地流转面积超6000亩,打造了连片规模韭菜、枸杞叶、茄子、芥菜等多种产业,现代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

小湾石下村土地整合整治

小湾村连片种植枸杞韭菜
聚焦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产业振兴发展
立足西牛镇自然资源禀赋、良好生态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打造麻竹笋百亿产业目标,着力推进麻竹笋规模化种植、精深加工发展,推动麻竹产业由单一种植向多元化生态产业发展,目前样板区麻竹笋种植面积达4.9万亩,年产值超过2亿元。以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为依托,积极推进电商创业园建设,使创业园成为区域电子商务服务的枢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农贸物流扶贫改革示范点,有效做好土特产文章。

1200亩麻竹笋种植示范基地
聚焦环境整治,着力打造美丽宜居家园
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有效治理为切入点,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努力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前,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已建成生态村4个、特色村12个、美丽宜居村23个,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村庄保洁覆盖面和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到100%,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因地制宜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小湾模式”,大力推行“四个不补”(即拆旧不补、让地不补、人工不补、建房不补),规划“四个统一”(即统一朝向、统一面积、统一高度、统一外立面),持续推进连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推动村容村貌提“颜”增“质。

花田赖屋村农房风貌提升
聚焦联农带农,着力推进村民增收致富
坚持以土地整合治理和有效流转为切入点,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合作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韭菜、麻竹笋、枸杞叶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持续带动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样板区内有韭菜分拣车间4个、麻竹笋初加工车间3个,带动人数超过1300人,推动农户年平均增收超过4万元,农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423元,超过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30元的19.8%,样板区内46个村集体平均收入超过8万元,持续推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村民在韭菜分拣车间分拣韭菜
供稿:朱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