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新华社记者专访西牛麻竹笋产业
  • 2023-05-17 09:27
  • 来源: 西牛镇
  • 发布机构:
  • 【字体:    

       5月16日,新华社记者熊嘉艺、解益坤专访西牛麻竹笋产业,在完成采访活动后认为,西牛麻竹笋打造成百亿产业很有希望。

       近来,随着清远市西牛麻竹笋百亿农业产业的不断推进,西牛麻竹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国家级媒体到英德市、西牛镇采访。5月16日,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熊嘉艺、解益坤,到西牛开展麻竹笋产业专访活动,采访组先后采访了企业、笋农和相关镇领导,了解麻竹笋全产业链的发展情况。

       采访组先到巧口(英德)食品有限公司采访,企业负责人江明顺热情地接待了采访组,并按采访组提出的采访内容,详细地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出口情况,以及为配合政府推进百亿产业的措施等情况。

       熊嘉艺记者说:“巧口(英德)食品有限公司建厂久远,生产的产品质量可靠,得到国际国内市场认可,畅销海内外,潜力巨大!”

       接着,采访组到西牛麻竹笋种植示范基地、竹苗繁育点进行采访,笋农曾启煌为采访组逐一介绍了麻竹笋的种植、管理、育苗,以及砍笋、卖笋、收益等方面的情况。

       熊嘉艺记者说:“西牛麻竹笋种植管理方便,成本低廉,笋农有利可图,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好产业!”

       最后,采访组在西牛镇政府二楼参观了麻竹笋、竹产品、竹文化展区,采访了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镇长陈伟锋。陈伟锋主要介绍了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前景,并介绍了作为核心区的西牛镇的镇党委、政府在推进麻竹笋百亿农业产业方面所做的工作,包括产品销售、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品牌创建、产业园建设,以及所出台的政策措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情况。

       在采访完麻竹笋整个产业链条的情况后,新华社采访组的两位记者感言:西牛麻竹笋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但在产业链延长、附加值提高、三产融合发展等方面仍有许多发展潜力可挖,前景广阔,打造成百亿产业很有希望。

       英德市委宣传部黄振生、徐英豪参加了采访活动。



供稿:谢永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