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在英德市西牛镇郁郁葱葱的竹林下,一颗颗“小绿胖子”争先恐后破土而出,扑鼻而来的竹笋香让人心旷神怡,西牛麻竹笋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

破土而出的小麻竹笋
个头饱满 长势喜人
走在竹林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暖意融融,绿意盎然,放眼望去,一颗颗个头饱满“小绿胖子”正悄悄藏在土地。在麻竹叶的“庇护”下,“小绿胖子”们个头饱满,形态均匀,长势喜人。仅3天时间,小麻竹笋们就“长高”了好几厘米。

6月9日的小麻竹笋

6月12日,小麻竹笋们已经悄悄“长高”了
竹笋长高 农民增收
“之前也只能在家附近打散工,收入不太稳定。但自从村里的麻竹笋种植基地建成后,平时既在附近打散工,也可以在家门口种竹笋挣钱,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小湾村塘面组的曾叔满脸笑容地说道。
近年来,西牛镇以打造五大百亿产业为契机,由镇党委、政府推动,村委会带头,引入农业公司,发展麻竹笋种植加工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农户个人收入也得到提升,推动实现麻竹笋产业稳定持续增收,就地就业岗位持续增多等效果。

“再过不久,我们就可以长成高高的大笋,帮农民伯伯赚钱啦”
绿色产业 浑身是宝
麻竹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植物,麻竹林具有很好的防风固沙,降尘储湿,调节气温等生态功能。西牛镇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非常适合种植麻竹笋,种出来的竹笋质量特别好,口感香、甜、脆、嫩,产品远销海内外。此外,麻竹浑身是宝,如竹叶可做粽叶、竹叶茶、竹叶酒,竹材可做竹家具、竹工艺品及建筑用材等。

麻竹笋制食品

麻竹制产品 “以竹代塑”“以竹代粮”
农民种植麻竹笋一年四季有收入。每年5-10月为采笋季节。11-次年1月,农户修剪砍伐老竹,作为造纸优质原材料,售往当地竹片加工厂。次年2-4月,农户挖竹头、砍竹枝用于培育繁殖麻竹笋苗,种植1年后可向外销售。全年空余时间,还可到竹林地采摘麻竹笋叶,鲜笋叶或晒干叶均可售卖当地收购商,然后销往国内外地区用于包粽子、制作寿司等食品原材料。可以说,西牛麻竹笋产业不仅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更丰富了村民的“钱袋子”!

西牛麻竹叶与西牛麻竹笋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供稿:李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