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森林乡村”“广东名村”“广东省卫生村”“清远市生态示范村”……联山瑶族村位于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东北部,是英德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近日,广东金融学院夏乡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来到了联山瑶族村调研。走进联山瑶族村,一幅幅颇具瑶族风格的秀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整洁宽敞的水泥路连村入户。漫步田间小路,绿荫环绕、草木葱翠,倍感心旷神怡。乡村振兴促进团力求通过探索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主线,谱写特色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文章,助力联山瑶族村高质量发展。
团结共融,保护传承瑶族文化
“这个是龙犬图,我们瑶族人绣法特点是采用反面绣,看就是正面看,平时绣好的瑶绣花可以用来做装饰衣服、裤子、帽子以及带子、围裙的花边,绣到衣服边上作为瑶族人衣服的特色”,联山瑶族村村民邵小燕介绍到。编织索袋以及刺绣是联山瑶族村的传统手工艺,五彩斑斓的瑶族绣花装饰到衣服上。瑶绣充分体现了瑶族人民热爱生活、爱美和追求美好生活,也是瑶族文化的形态和载体,是瑶族文化的灵魂。
乡村振兴促进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瑶绣正面临着失传,但联山瑶族村积极展开行动,慢慢把这些传统文化找回来、传承下去。为此,村里还成立一个刺绣协会,陆续开办瑶绣公益培训班,这些古老的技艺没有教材,瑶族“老”绣娘言传身教,设计了一套套由浅入深、趣味盎然的培训课程,让更多的年轻人能易学、愿学、乐学,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瑶族文化。

图为广东金融学院夏乡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学习瑶绣技艺。广东金融学院供图。
据悉,石牯塘镇党委、政府聘请了英德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对联山瑶族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建设瑶族文化园。通过还原过山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热点,将瑶族长桌宴、特色猜码、高山流水、瑶绣、盘王节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化利用,让“过山瑶”吃上“旅游饭”,提升瑶胞们的收入水平。目前联山瑶族村的人均年纯收入已超过了2万元,彻底改变了“过山瑶”的生活方式。正是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积极开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传承与保护,一同描绘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助力乡村产业与文化振兴。
依“绿”转型,以“绿”生“金”
联山瑶族村有10.8万亩生态林,森林覆盖率达98%。连日来的调研考察,让每一个乡村振兴促进团的成员都感受到瑶族村这个大自然氧吧的清新、自然。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更是在民族政策和各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规模种起了茶叶、竹笋、冬菇、灵芝、木耳等特色农产品。
今年三月份,由联山瑶族村与连樟农贸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灵芝种植基地。该基地先由村委示范种植,看结果、看收益,做出示范效果后再推广,以点带面,通过示范带动有意愿种植的村民进行扩大种植面积。据悉,6月12日,英德市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种植的7亩灵芝正式开采,第一批灵芝产量预计300斤,有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提高村民经济收入,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灵芝种植基地。石牯塘镇人民政府供图。
民宿小切口,发展大抓手
“近年来,联山瑶族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大山里的小乡村”声名在外,推动了乡村特色旅游的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联山瑶族村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赵灵聪表示。山里空气的“负离子”,成了城市人眼中的香饽饽,外来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农特产品的销售,带旺了民宿、餐饮业的发展,带动村民每年增收近2000元。
连日来,乡村振兴促进团通过实地调研、宣传推广、项目分析、镜头记录等形式,了解瑶族村旅游发展现状,调研民宿业态现状,推动本地旅游发展和文化推广。
瑶山缘农家乐,自2019年起经营,内有舒适民宿、农家小厨、露天泳池以及停车场,环境优美,炊烟袅袅。据民宿管理人介绍,该民宿致力于打造“民宿+”经济,融合了瑶族村生态资源、农园风光,让游客尽享山村美景。
而不远处的外婆的家民宿已经营八年之久,民宿有自己的餐厅,三五好友在这里聚会、玩耍、聊天。娱乐过后,沿着山路登上去,目光所至之处,皆是治愈美景,看着太阳缓缓下山,给世间留着那转瞬即逝的朝霞,此刻会被一生铭记。
队员谢金妙说,瑶寨驿站在建筑特色上有很好的构思,融入了瑶族文化的壁画,让我们体会到本地独有的乡土风情和文化。

图为瑶寨驿站民宿外墙。广东金融学院供图。
每一个民宿都有它独特的特点,每一种特点都能够吸引到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这里是自然保护区,靠近大自然有着清新的空气和从未污染的优美环境,这都是城市里的人所向往的生活,队员彭雨晨表示。
作为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典型代表之一,乡村民宿独具吸引人流、带动消费的作用。乡村民宿的发展,契合了现代人远离喧嚣、亲近自然、寻味乡愁的美好追求,具有撬动乡村旅游的支点作用。乡村振兴促进团表示,非常期待联山瑶族村继续深挖当地生态、文化资源,更好满足广大游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广袤的田野乡村之间,乡村振兴已成为立德树人的大课堂。依托“乡村振兴促进团”,广东金融学院更多高质量人才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持续开展调研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得以将知识的力量、科技的能量、青春的活力投入到乡村振兴。

图为广东金融学院夏乡兴梦乡村振兴促进团合照。广东金融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