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料、切菜、起锅、烧油,滋啦一声,油锅爆响……当飘溢的茶香邂逅馥郁的鸡肉,转瞬间便蒸腾起让人食指大动的清甜香气,更是引得围观代表和学员们蠢蠢欲动。冯师傅一边烹饪,一边详细讲解具体流程,以及刀工掌控、火候调节、烹饪步骤等要点,学员们认真观摩、奋笔疾书,并不时询问细节,现场粤味飘香、热火朝天。而这一幕,就发生在英城人大积极助力推动开展的英德市2023年度粤菜师傅第5培训班上。
今年以来,英城人大代表积极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局,近日更是拉开以美食为媒,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的序幕。

以“人才”奏响“活力曲”为“百千万工程”添“最强音”
紧扣“党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代表有作为”的主题,今年以来,人大英城工委组织英城人大代表深入长岭、南山、廊步等村实地调研种养业等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摸清英城推动“百千万工程”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同时积极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累计走访群众145人次,认真倾听群众对于“百千万工程”的意见建议,收集民情民意71条,发现约5成群众反映就业难,切实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来自基层的第一手资料。
聚焦群众普遍反映的就业热点难点问题,代表们群策群力,积极建言献策。经过多方联系后,带着群众就业需求,人大英城工委与英德志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深入合作,群策群力搭建起职业培训平台,推动“培训+考证+就业创业”的有效衔接。通过代表广泛宣传,最终吸引了英城街道长岭、廊步等片区的村民、群众及餐饮行业从业人员近50人报名,并于10月在英城举办英德市2023年度粤菜师傅第5培训班,邀请南粤大厨冯惜贤、李金华大师作为授课老师,切实提高学员的技艺和综合素质,为英城长岭、廊步等村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的烹饪人才,促进城乡劳动者高质量就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英城餐饮业的整体水平,切实为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南山社区的林师傅笑着说:“参加这个粤菜师傅培训,让我们也习得一技傍身,不仅可以拓宽我们择业就业的道路,也让更我看到技能创业的可能啊。”
以“产业”奏响“共富曲”为“百千万工程”添“发展音”
今年4月,人大英城工委积极响应党工委号召,组织人大代表踊跃参与到义务种植麻竹笋活动中,共种植了342亩10950株,如今已欣欣向荣,静待丰收。
为了切实开拓品牌兴农思路,与清远市五个百亿项目进行系统深入的联动,让市场看到英德红茶及麻竹笋两个百亿品牌的“英德好风土”,本次“粤菜师傅”培训班致力于依托英城本地食材及传统美食进行开发,设计了包括茶香薄脆、茶香鸡、茶皇乳鸽、茶汁浸笋丝、双竹福袋、五花肉焖笋角、西牛麻竹鸡、红茶桂花糕、绿茶马拉盏及黄糍在内的,共10道具有英德特色的美味粤菜课程,致力于深挖“英德一桌菜”产业链,在传承粤菜文化的同时,切实让来自英城田间地头的当地食材碰撞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再融入到英城乡村振兴示范带旅游产业发展中,引四周游客、品英德红茶、尝英城味道,多措并举探索“色香味俱全”的乡村振兴“风味之路”。

人大英城工委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的优势特长,持续推广“粤菜师傅”培训工作,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不断输入优质动力,同时通过组织代表走访群众、在站内定期接待群众、开展履职活动等方式,广泛收集、整理乡村振兴问题意见,鼓励代表继续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方面向政府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为“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搭好台”。
(供稿人:人大办杨京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