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把手中的“施工图”转化为“实景画”,波罗镇人大积极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街日接访和“百千万工程”专题宣讲活动,深入群众摸实情,精准把脉促发展,汇聚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的磅礴力量,引领波罗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波罗镇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人大代表“赶大集”,现场摆摊“听民意”
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进一步加强代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10月27日,波罗镇依托代表联络站,在墟镇人流量较大的集贸市场设立人大代表服务“摊位”,每逢街日,安排人大代表“出摊”联系选民,现场接待听取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既实现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零距离”接触,又将“摊位”作为宣传阵地,拓宽了人大代表履职和联系群众渠道,持续为群众提供“家门口”贴心服务。
活动现场,人大代表们摆摊设点,热情接待村民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代表们认真倾听、耐心解答、详细记录,能现场解决的当场予以协调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按程序转交办理。
通过开展特色代表接待日活动,主动联系群众,拉近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让代表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充分发挥代表特长和优势,更加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意,同时也为群众排忧解难。

(代表街日接待)
当好“百千万”宣传员
传递代表“好声音”
“百千万工程是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干?”“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宣传走进千家万户?”波罗镇人大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服务发展、稳定大局为目标,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特点和优点,从政策宣传解读入手,积极投身墟镇街道村居,当好“百千万工程”宣传员,让群众成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最大受益者,让更多发展成果更好惠及老百姓。
活动当天,代表们利用“百千万工程”施工图宣传展画板,向群众宣传阐释“百千万工程”和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从“百千万工程”的定目标、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五大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以“拉家常”的方式,用熟悉“家乡话”解读“百千万工程”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及旧房改造、“三清三拆”、村庄规划、河流整治等实际问题。

(代表宣传“百千万”)
办好惠民实事,厚植民生“底色”
垃圾中转站是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对于维持街道环境卫生、保障群众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增多,辖区内急需一个标准化新型垃圾中转站。在波罗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改造垃圾中转站被纳为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受到广大群众的关注。
接访活动结束后,波罗镇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视察调研活动,实地视察波罗镇垃圾中转站、板水九斗麻至乌田茶辽村遇车位等民生实事项目,代表们围绕“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等积极建言献策。
在垃圾中转站,代表们提出要做好垃圾的及时转运和气味处理,加大垃圾转运站的通风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设备运行、垃圾收集清运、车辆管理、转运站内部卫生管理等规章制度等等。
“垃圾中转站形似‘小房子’,办的却是‘大民生’,改造垃圾中转站项目有利于长远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改善民生和提升百姓幸福,我们要打造其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代表杨小敏表示。


(代表视察民生实事)
投稿:波罗镇朱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