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蛙也称棘胸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目前,仿生态养殖的石蛙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批发价每公斤可达200元至300元。为更好促进增城区荔城街与英德市黄花镇两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在广州市增城区派驻英德市黄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的积极协调下,清远市山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荔城街木潭村经济联合社达成石蛙生态养殖合作意向,标志着黄花镇“反向飞地”项目正式落户。

(增城区荔城街木潭村石蛙生态养殖建设项目现场)
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工作队赴增城区荔城街木潭村实地考察石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情况,在项目施工现场,工作队一行认真听取项目施工进度汇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约2亩,计划高规格建设5个标准化养殖池,池内将引入仿生态养殖系统,实现精准化、绿色化养殖。二期项目正在筹建中,计划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专业合作社)养殖石蛙,打造石蛙产业生态圈。
为确保项目的稳步推进,工作队还邀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水生动物医学系刘春副教授团队到黄花镇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工作,对蛙苗培育、水源管理、病害防控、蛙场运营等知识做系统的讲授,指导清远市山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有效提高石蛙产品附加值。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水生动物医学系刘春副教授到黄花镇指导工作)

(刘春副教授到清远市山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指导石蛙养殖工作)
黄花镇“反向飞地”项目正式落户荔城街木潭村,标志着两地产业发展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黄花镇而言,该项目为农业龙头企业快速成长注入新动力;对荔城街而言,为木潭村经济联合社成员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
黄花镇党委副书记、工作队队长黄志坚表示,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有效促进两地的经济发展,帮助每一位参与石蛙生态养殖的农民实现增收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接下来,工作队将积极搭建两地产业发展的桥梁,努力促进两地产业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确保项目为两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收入作出有益探索。
(通讯员:黄杰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