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政校合作促发展 代表履职助振兴┃横石水镇人大代表携手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助力
  • 2024-08-05 10:51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百千万工程”,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径,促进横石水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研学文旅“新地标”,七月,横石水镇迎来了一批批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横石水镇人大代表主动作为,以“联络站+人大代表+大学生+N”模式积极助力实践团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人大职能,带领实践团成员熟悉本地教育发展、农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等情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成员携手为“百千万工程”赋能助力。

  携手进联络站,谈履职话振兴

  “人大代表联络站是用来做什么的?”“作为人大代表,是如何将我们的建议和意见转化为实际政策的呢?”在江古山横岭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内,宣传栏上展示着一幅幅记录着代表为人民服务、辛勤付出的掠影。大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观望着周围的一切,对联络站和人大代表工作充满了好奇。

  图片1.png

  “首先,代表联络站是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民意窗’‘连心桥’,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位,是聚民心、听民意、解民忧的重要场所,联络站的完善能够更好地让代表做好群众工作。其次,我们作为人大代表,是人民选我们出来的,我们要代表好人民,为人民服务,要深入了解民情民意,积极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还要密切关注政策的执行情况,确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根。”驻站人大代表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说做法、谈体会、提建议,为青年大学生们答疑解惑。

  图片2.png

  “党员调研”实践团、“乡村振兴”实践团、书宜志愿服务队等大学生团队与人大代表们在联络站内围绕着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理论学习和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代表履职等相互交流学习,代表向大学生们介绍了横石水的基本情况、乡村文化和乡风建设、红色革命遗址和乡村景点等情况,实践团也通过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青年活力向代表们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不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携手进校园课堂,送知识绘墙绘

  广东培正学院书宜志愿服务队、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柏”生态文明宣讲团分别在横石水中心小学、江古山小学开展许多富有创意与启发性的特色课程和生态文明科普教育课程,通过传统剪纸、绘画、防溺水安全教育、手工及游戏等进一步拓展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文化宣讲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

  图片3.png图片4.png图片5.png

  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在江古山小学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墙绘活动,通过画笔绘出“军人的坚毅、今朝富强繁荣”的画幅,将艺术素养融入到校园,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响应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用艺术助力乡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质量发展。

  图片6.png

  携手进村入户,传文化送温暖

  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员调研”实践团在横石水镇江古山村开展非遗漆扇进乡村、公益摄影、访谈慰问、捐赠等活动。

  图片7.png

  非遗漆扇体验活动聚焦非遗技艺的宣传需求,实践团通过讲解漆扇的文化内涵、制作工艺,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激发乡村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公益摄影活动中,实践团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通过深入颐养居和村民家中,聚焦颐养居老人的现实需求和提高村民的幸福感,为老人拍摄证件照、为村民与家人拍摄全家福照片,并将照片打印送出。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携手进古围楼,寻古迹护文物

  横石水镇客家围楼文化底蕴浓厚,而江古山村素有“围楼之村”的美誉,村内有着九龙楼、九牧楼、双桂楼、怀德楼等10座古围楼,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乡愁和思念,但确在经风沐雨后,因年久失修,逐渐被时光侵蚀。

  图片13.png

  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梦之翼志愿者突击队和广东培正学院书宜志愿服务队在联络站内展开了经验分享交流并跟随着人大代表、江古山村委会干部一同踏入了沉睡于时光中的古围楼,在这些文化瑰宝中寻找历史的足迹,探索红色革命文化。

  梦之翼志愿者突击队在人大代表和村委干部的带领下,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挖掘九龙楼、九牧楼所承载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和内涵,对其开展现场考察和测绘工作,通过数字化专业技术完成了详尽的测绘报告,并制作了精美的建筑模型,将九龙楼、九牧楼的测量数据和模型效果图落地,为后续的修复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为推进横石水镇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经济文化发展贡献出一份专业的力量。

  图片15.png

  携手进田间地头,送服务助发展

  为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实际现状,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广州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员调研”实践团,在横石水镇江古山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深入田间与村民交谈,了解种植、病虫害防治、土壤管理知识,主动在农地拔草等,以实际行动真实感受农业的魅力,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取农作物元素,对农作物发展提出以“设计+”的建议,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广州大学环境学院实践队与人大代表一起在横石水镇乡土田野间开展科学调研活动。“蔬”写田园新活力,“双百”科技聚力行科技助农实践队通过在田间地头采集土壤、植物样本,记录当地环境数据,为后续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基础科学支撑,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探秘乡韵,绘梦旅图”—助力乡村文旅发展实践队通过用脚步丈量横石水秀丽的山水,遍访村里潜在的旅游资源,为江古山村旅游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

  图片18.png

  横石水镇人大代表紧密结合暑期“三下乡”“返家乡”“雁归回英”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联络站“连心桥”“宣传站”“回音壁”等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的青春舞台,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大学生通过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携手深入农民基层,将三下乡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通过进行实地参观调研,追寻红色足迹,领悟革命精神,保护历史文物,亲身体验劳作,以知识传授知识,用心理解和体会农民的辛苦,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和魅力,以专业知识推动文旅融合,助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用青春力量赋能“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供稿:人大办 龙丽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