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承载着提升乡村风貌、增进农民福祉的深切期待。走进小水刘村,一幅干净整洁、绿意盎然的乡村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近年来,桥头镇仙蕉坑小水刘屋村小组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成为了乡村环境改善的典范。

小水刘村村口
一、环境整治,成效斐然。
为有效提升人居环境,小水刘屋村积极行动,采取了多项治理措施。一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鼓励村民自主参与到环境整治,让他们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二是开展垃圾清理,组织村民对村内道路、公共场所等区域的垃圾进行集中清理,合理规划垃圾投放点,建立长效垃圾清运机制。三是做好绿化工作,在村庄道路两旁、空闲地种植花草树木、进行“四小园”建设等,美化了村庄环境。四是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主动维护村庄环境,确保各项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开展。

村中“绿”道

休憩小园

村民健身广场
二、常态长效,持续保洁。
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在环境整治中的生力军作用,一是明确保洁员、村民各自的保洁区域范围,引导村民养成绿色环保的好习惯,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形成环境整治合力。二是建立常态化清洁机制,全面落实“日清洁、周扫除”制度,实现各院落、各村道全覆盖,激发了村民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有效提升。

家家户户有绿植
三、特色种植,芬芳满村。
小水刘村的一大特色便是家家养花。漫步在村道上,能看到每家每户的窗台、门口都摆放着一盆盆色彩斑斓的花卉。
“我们村的人就是喜欢绿化,大家都喜欢这种绿美的氛围”,小水刘村民刘贤记说道,当被问及村内的绿化由来时,刘贤记自信地指着家中盆栽:“村内的绿化盆栽都是出自我手,村口、村道的花卉都是村里自筹去种植的,修建、施肥都是我去负责。”
房前屋后的“四小园”更是小水刘村环境优美的一大亮点,即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村民们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四小园”。设置了简单的休闲桌椅,村民们闲暇时便可在此休憩聊天,享受乡村生活的惬意。

刘贤记家门口

桥头镇政府工作人员到刘贤记(左)家中交流绿美经验做法
四、典型经验,示范推广。
在当前深入推进 “绿美广东” 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下,小水刘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绿化美化的优秀样本,从“环境美”向“生活美”,“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长期美”转变,为乡村发展树立了典范。
下一步,桥头镇将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治理行动,紧盯短板弱项,持续发力攻坚,以强有力的措施助力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

村内绿化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