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促民生、深入一线助农纾困,当好联络员助力百亿产业……”这是连江口镇人大代表、南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谢丽英的一个个履职缩影。自当选为镇人大代表以来,她时刻把老百姓的呼声和群众利益放在心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传递民意,推动人行道路建设
连江口镇卫生院位于国道G240旁,离墟镇约2公里,随着基层医院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群众选择到镇卫生院看病就医,由于没有铺设人行通道,前往卫生院群众只能从G240通行并左转进入卫生院。该路段车辆多、车速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时,不少群众盼望在连江口卫生院侧面重新规划铺设一条便民道路。

图为谢丽英组织人大代表对人行道开展调研
为规避国道G240存在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就医安全。谢丽英组织驻站人大代表走访联系选民、实地察看调研,广泛收集民意。经过调研,谢丽英提出在镇政府路口至卫生院路段增设人行安全通道的建议,建议得到镇人大主席团重视,经过连江口镇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该建议被列为2023年镇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会后,镇人大主席团将该项民生实事列入“三问一评一票决”跟踪监督工作机制,作为联络站站长的谢丽英,多次组织驻站人大代表对该民生实事开展“问计划”“问进度”等行动,持续跟踪项目的推进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该工程全面建成后,将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入一线摸实情,助农纾困解难题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谢丽英生在南坑村、长在南坑村、工作服务在南坑村,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依法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常深入村头民舍、田间地头、竹林果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把握群众所盼所忧,解决群众所需所急。“现在果园有近3万多斤台湾脆梨销售不出去,很担心果烂在树上掉下来……”得知果农为找不到销路心急如焚时,她立即到果园了解情况,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和果商,同时为脆梨拍摄宣传短视频并转发至朋友圈、工作群。谢丽英利用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卖货帮助农民销售脆梨,两周内销售量达三万斤,为农民连接上了网络市场的“热线”,打通了销售渠道,及时帮助果农解决了滞销难题,同时也带动了村中其他农产品的销售。

图为谢丽英拍短视频帮助果农销售脆梨
“被选为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一份信任,是一种荣誉,更多的是责任,每当为群众解决一件急难愁盼问题,心里就多了一份力量,更坚定为民初心。”谢丽英说道。
走村入户,当好百亿产业发展的联络员
盛夏,正值麻竹笋收获季,笋农正忙着采摘,而作为人大代表和村党总支书记的谢丽英也没有闲着,穿梭在收购点与农户中。“收购点的排水渠堵塞了,卫生状况有点差。”“能不能引进多一个收购商到我们片,运到这里不方便”“头田组进山耕作的便道塌方了,运输有点困难。”“收购资金周转有困难,能否打通贷款绿色通道”。“好的,好的”谢丽英边说边用笔记本记下村民和收购商反映的问题。
据悉,南坑村作为连江口镇的第一大麻竹笋种植村,全村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是该村的富民支柱产业。为增加村民经济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人大代表谢丽英充分发挥南坑村山多地少、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的自然优势,结合今年年初镇人大开展的“绿美连江口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引导村民深入山边、坑边等可用空地种上麻竹笋,发展扩大麻竹笋种植面积。在麻竹笋丰收季,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奔走于笋农与收购点之间,收集民意心声,及时解决笋农在采摘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对麻竹笋等农产品贷款政策进行宣传,帮助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提高农户对麻竹笋种植的积极性,助力百亿产业良性发展,确保群众持续增收。
“麻竹笋是英德重点打造的百亿级农业产业之一,大力发展麻竹笋产业,我们村有基础有条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和村党总支书记,我会发挥好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群众送政策、送服务,共同把麻竹笋产业发展好。为乡村振兴精准赋能。”谢丽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