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麻竹笋产业提质增效,3月4日,西牛镇组织召开麻竹笋经营主体座谈会,镇党委书记方武贤主持会议,镇党委副书记赖奕进、副镇长陈伟锋、郭东奎出席会议。农办、环保办、宣传办、市场监督管理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企业代表、笋农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产业升级、绿色发展、品牌建设等关键议题深入研讨,共商麻竹笋产业发展大计,为产业破局谋新篇,为高质量发展蓄动能。

聚焦电商赋能,破解产能瓶颈,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座谈会上,企业代表直面行业发展痛点。英德华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温绍聪指出:“电商渠道虽为销售注入活力,但产能不足导致供需失衡,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对此,镇党委书记方武贤现场回应,强调将全力支持企业扩能增效,加快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目前已建成3处加工基地,同步优化用地审批、资金扶持等配套政策,为企业稳产扩能提供坚实保障。
变废为宝,合作共赢,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针对产业发展瓶颈,清远仟壹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志南建议:“进一步提升麻竹笋的品质,同时推动麻竹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助力产业绿色发展。希望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支持。”笋农代表则聚焦种植端,反映化肥成本攀升等问题。方武贤书记明确表态,产业发展需坚持“质量优先、绿色引领”原则。产量提升要循序渐进,种植施肥要科学引领。政府将积极考虑企业建议,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废料处理机制,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政策扶持,龙头引领,凝聚产业发展新合力
会议明确“政策+市场”双轮驱动路径。将加大对麻竹笋产业的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镇农办现场解读龙头企业申报政策,鼓励企业争创镇、县、省三级示范主体,对获评企业给予用地优先、融资贴息等扶持。
方武贤书记在总结中强调,麻竹笋产业是西牛镇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需以“三心”推动跨越式发展。一是以“匠心”铸品质。企业要像“培育孩子”般精细管理,严守质量生命线。二是以“决心”促升级。对标规上企业标准,加快技术改造和产能提升。三是以“同心”聚合力。建立“政企农”季度联席机制,实现问题共商、资源共联、成果共享。
最后,方武贤书记号召全镇经营主体以“规上企业”为目标,树立“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共同将麻竹笋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人:张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