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以来,黎溪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结合当前开展的镇村建设、乡村绿化、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广泛动员乡贤、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把凝聚社会力量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任务。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民行动拧成“一股绳”
黎溪镇严格执行“支部引领、党员带头、党群联动”的工作模式织密建强先锋模范队伍,2024年以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约2200人次。一是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镇村200余名党员职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周边村民群众积极参与,主动清理门前垃圾、整理房前屋后杂物、清除墙面小广告等,共同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团队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示范带动老党员、退伍军人、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当中。2024年以来开展14次“村庄全民清洁日”活动,全镇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超350吨,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清洁行动超3500人次。二是深入开展乡村绿化行动。镇领导班子带头,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等方式发动党员干部、人大代表、乡贤群众等社会力量投身乡村绿化行动中,2024年以来广泛开展共植“文艺林”“青年林”“商会林”“巾帼林”等活动,累计筹措社会资金约140万元,种植树苗23357株,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二、打造参事阵地,乡贤反哺共谋“新发展”
黎溪镇持续发挥党建聚合力效应,通过镇村普查、群众推荐、个别对接等方式,对有影响力的经商人士、有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有能力的创新创业人员等黎溪籍优秀乡贤进行摸排,建立动态“乡贤人才库”,现有登记在册乡贤57名。为充分发挥乡贤辐射带动影响力,我镇一方面探索联系服务乡贤机制。以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为契机,通过入户走访、线上交流、茶话座谈等方式实现常态联系,定期推送乡音乡情,对回乡创业强烈的乡贤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和帮扶,增强乡贤归属感、认同感。2024年“6·30”活动筹集资金214万元用于镇村建设。另一方面搭建平台“聚贤用贤”。黎溪镇支持引导乡贤能人成立黎溪商会、黎溪大庙龙舟文化中心等社会组织,建设北江画廊等公益场所。2024年通过黎溪商会发放奖教奖学金超26万元,奖励师生307人次;大庙龙舟文化中心、北江画廊等服务群众超10000人次,展示传承黎溪大庙龙舟文化、舞狮文化。邀请乡贤能人组建“乡贤调解团”等积极参与社会治理,2025年以来组织乡贤群众开展“英州夜谈”20余次,解决问题10个。
三、深化政企联动,企业帮扶打响“共赢牌”
黎溪镇积极深化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凝聚发展共识,着力打造整洁环境、提升镇域形象,共同优化投资环境。一是推进建筑业央企助力项目建设。党委政府积极与中交四航局对接,经深入研讨与交流、线上线下汇报沟通进度、实际施工协调等大量工作,助力完成农贸市场、幸福路主街、沿江路外立面、美丽河道、滨江公园建设提升,涉及金额3439万元,为典型镇培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025年建筑业央企助力项目在商讨谋划阶段。二是落实企业与镇村结对帮扶。积极开展建筑企业结对帮扶镇村行动和“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促进镇企、村企结对共建,统筹全镇12个村(居)委与辖区内12家企业进行结对帮扶,协调帮扶企业广东宏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入约30万元对沿江路进行绿化美化提升,引导本地企业佳美达(英德)玩具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用于黎溪客厅建设,引导帮扶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等优势积极投身镇村建设,带动各村(社区)就业和创业,增加村民群众收入。
四、促进校地合作,高校赋能集聚“新优势”
黎溪镇与结对学校、高校紧密联系,聚焦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组织开展各项调研实践活动,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智力与人才资源支持。一是推动结对帮扶学校合作。推进黎溪中学与结对学校广州市白云区第114中学开展教研教学交流活动,促进黎溪教师到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凤凰小学跟岗学习,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开展调研交流活动。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调研实践团队到黎溪镇座谈调研,整合高校专业力量研讨产业发展模式、推广宣传黎溪景点、直播销售农特产品、传承发扬擂茶粥等非遗文化,以实际行动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培养、技术支持、探索智力下乡机制、校地共建机制。
接下来,黎溪镇将聚焦建设发展重点领域,围绕重点产业项目、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发挥人大代表、黎溪商会等力量,积极对接乡贤、企业和高校,搭建与社会力量沟通对接的平台,广泛传播“百千万工程”政策和重要性,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出资出力出智支持黎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