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水边镇中潭角新桥正式通车,这座宽7米、长7.5米的新桥彻底解决了周边2000余村民的出行难题。
一、危桥隐患揪人心 群众出行成难题
水边社区中潭角桥曾是周边村民出行的“心病”。这座建于上世纪的老桥因常年受洪水冲刷,出现桥墩掏空、桥面开裂等严重隐患。每逢雨季,村民需绕行3公里山路,农产品运输更是困难重重。“以前过桥提心吊胆,雨天根本不敢走。”村民刘大伯回忆道。2024年初该桥被鉴定为五类桥梁,改造迫在眉睫。
二、党建引领破难题 科学改建保质量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水边镇党委立即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方协调筹措建设资金,严格把关施工方案。施工期间,镇干部紧盯施工现场,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确保每一处钢筋水泥都经得起洪水考验。从招标、动工到建成,原计划120天的工程,最终提前30天完工,抢在雨季到来前通车。桥墩采用深基础加固工艺,桥面拓宽至7米,长度延伸至7.5米,可满足农用车辆双向通行,抗洪能力显著提升。
三、新桥通车惠民生 乡村振兴添动能
4月11日,焕然一新的中潭角桥正式通车,村民自发组织舞狮庆祝,“现在运麻竹笋的卡车能直接开到田头,孩子上学再不用绕远路!”村民刘大伯高兴的说。这座“民心桥”的建成,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解决了5个村组2000余人的交通难题,更打通的了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下一步,水边镇党委将“民生微实事”作为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着手,一件接着一件办,持续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工作成效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供稿: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办公室 彭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