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城街道通过“英州夜谈+矛盾纠纷调解”模式,成功化解一起外来务工人员意外死亡赔偿纠纷,及时有效避免了双方当事人矛盾进一步激化,切实维护了死者家属与企业的合法权益。

主动排查+高效响应,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2025年4月22日,英城街道收到警情了解到城西社区某仓库工地发生一起务工人员突发疾病死亡事件,其家属因赔偿问题与企业产生严重分歧,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共识。
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英城街道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英州夜谈”矛盾调处机制,由英城街道负责综治维稳的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带领街道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多方力量,组织企业代表、家属代表利用夜间时间开展“面对面”协商。

“英州夜谈”显实效,柔性调解架起“连心桥”。调解现场,英城街道充分运用“英州夜谈+矛盾纠纷调解”模式,双管齐下推动调解工作有序开展。一方面,调解人员以“拉家常”这一亲切、接地气的方式,与家属拉近距离,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与悲痛,用温暖的话语和关切的态度缓解家属的激动情绪,逐步搭建起与家属之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也认真倾听企业代表讲述在事件发生后所面临的实际情况和困难,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另一方面,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相关规定,明确双方在事件中的权利与义务,为调解工作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司法所工作人员全程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确保调解过程合法合规、公平公正。经过多轮耐心细致的协商,某工程项目公司与死者家属最终达成一致协议:企业一次性支付商定的赔偿金,并明确付款时间节点。家属方当场签署调解协议,郑重承诺不再追究企业及第三方责任。

“三治融合”筑根基,长效机制护平安。此次纠纷的妥善解决,是英城街道深化“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治理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总结此次调解工作,街道将以此次成功调解为契机,持续推广“英州夜谈”品牌,进一步丰富其内涵与形式。通过搭建“企业茶话会”“工地议事角”等多样化载体,鼓励企业、务工人员等各方主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目前,英城街道已将“英州夜谈+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累计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7起,其中调解成功5宗,调解成功率达71.4%。这一机制的推广应用,为辖区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供稿人:陈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