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典型村培育工程开展以来,园山村凝聚乡贤力量,积极作为,全面动员部署,围绕培育重点任务清单内容,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选树培育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点燃典型村建设“烟火气”,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园山村坚持以“民声”为导向,发挥乡贤纽带作用。一方面,结合村民围坐庭院唠家常习惯,党员干部和乡贤到“庭院议事厅”与村民交流,了解心声、落实问题,让“庭院聊天”成常态,发挥乡贤听民声等纽带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开家长会和开展“出主意”活动,宣传典型村建设,介绍工作进展、产业与基础设施项目、发展短板和闲置资源,听取乡贤建议。

园山村遵循“党组织为核心、党员乡贤带头干”思路,结合网格化工作,在沙口镇党委和园山村党组织领导下,以红色乡贤和党员为骨干,引导乡贤牵头带动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乡贤“人熟、地熟、事熟”及感召力强的优势,动员其加入村民理事会,调解矛盾、做群众思想工作,带动村民参与典型村建设。乡贤、党员带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三清三拆”、乡村绿化绿美工作,以实际行动感染村民。目前村民筹资筹劳共计200多万元,热心乡贤为园山村典型村培育捐款14多万元。其中,园山上李村村民小组组长积极做通村民工作,配合典型村培育工作,按照重点事项一项项开展、推动工作,而这正是园山村典型村培育中各村都有的景象。


园山村乡贤立足本村资源禀赋,拧紧产业“发条”。其中园山桥头村小组组长谭宜迎就是园山村乡贤的一分子,主动带头流转自家土地,示范带动其他农户参与,截至2024年底,共整合流转土地3000余亩,其中与英德市淇奥农业公司签订“公司+合作社+基地+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农户”经营模式协议,农户每年每亩获得稳定租金800元,优先获得田间管理、加工厂就业机会,村集体土地流转收益由村小组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后用于基础设施改善或二次分配,形成“租金+工资+分红”多元增收模式,促进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村集体年增收超50万元,带动周边留守妇女、老年人约100人就业。

下一步,园山村将继续紧抓“百千万工程”机遇,进一步凝聚党群智慧与力量,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风貌提升“见实效”、绿美建设“出实绩”,实现生活蒸蒸日上,治理井井有条,产业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景,切实提升村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