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城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党建引领、队伍筑基、生态添彩、治理创新”为主线,全面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研讨交流强认识,凝聚“头雁”共识
为深入贯彻落实《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近日,英城街道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交流研讨会。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国文、党工委委员李超群、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会上,街道党工委委员李超群围绕“三大工程、一个机制、四大领域、四大行动、33条工作任务”,对《英德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2024—2026年)〉工作方案》进行专题导学,深入解读强基工程的背景、目标及实施路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黄国文结合英城街道实际,部署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要求各党组织把准方向、锚定目标,将强基工程部署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具体行动。村(社区)书记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工程行动计划分享相关工作经验,黄国文副书记“一村一策”精准指导,进一步凝聚发展共识。
此外,每次街道党工委(扩大)会议均安排1名村党组织书记和1名社区党组织书记为代表,围绕如何实施“强基工程”谈工作思路、谈谋划,并由街道党工委书记进行点评,切实发挥党工委书记抓村(社区)书记队伍导师帮带作用,引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面提升“百千万工程”,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二、筑牢队伍根基,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英城街道把优化村级班子结构作为强基工程的关键抓手,提前谋划人才储备,挖掘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等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着力实现“学历升、年龄降”目标,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做好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长培训工作,街道工委党校围绕“百千万工程”设置了相关课程,促进村(居)民小组长们进一步增强素质、提升能力、发挥作用,为“百千万工程”提供村级人才队伍支撑。
三、深化作风建设,树牢为民服务“风向标”
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英城街道按下作风建设“快进键”。自开展学习教育以来,街道党工委多次系统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中央、广东、清远和英德部署要求,实现街道党工委、11个党委、1个党总支部、74个党支部学习教育全覆盖。通过“集中学+自主学”“专题研讨+案例剖析”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对标对表查摆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向基层延伸,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破解难题的实际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提供纪律保障。
四、厚植生态底色,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绿化是英城街道“强基工程”的生动实践。2025年,英城街道以党建联建为纽带,联动3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两新”组织,凝聚乡贤、党员、返乡大学生等1700余人次投身植绿护绿行动。通过打造“社会组织共建林”“长者林”等特色主题林,累计栽种荫香、万紫千红、富贵榕等苗木22300株,大力发动社会企业参与乡村绿化建设,为“百千万工程”绘就浓墨重彩的生态底色。

五、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党群关系“连心桥”
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英城街道扎实开展“英州夜谈”活动,领导班子带队深入群众一线,与村民群众围坐夜谈,夜谈会上,领导干部向村民宣传讲解党的政策和法规、乡村振兴政策以及“百千万工程”实施规划等,现场为群众进行答疑解惑。对于一些群众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街道、村(居)干部做好台账登记,将群众反馈的问题移交到相应的业务部门,限时进行答复解决。通过开展“英州夜谈”,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高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为“百千万工程”筑牢强大的群众基础。

下一步,英城街道将持续以“强基工程”为统领,推动队伍建设再提质、作风建设再深化、生态建设再增效、基层治理再创新,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英城答卷”。
(供稿人: 叶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