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务动态 > 镇街动态
分享到:
以民声为底色,以行动写答卷——英城街道议事会注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 2025-05-22 10:23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2024年12月27日,英城街道第一届议事会第一次会议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内核,拉开了一场“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序幕。4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议事员以“为民代言、为民谋事”为使命,在英德市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推动下,人大英城工委搭建起一座崭新的连接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这里,每一场会议都是民意的交响,每一项决议都是民生的回响,每一次行动都是民主的注脚。

以制度筑基,民主之根深植基层

  为了让民主有章可循,以《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的清远市实践方案》为蓝本,人大英城工委创新“议事会+代表履职”双轨并行机制,构建起“1+7”制度框架——以“议事规则”为核心,配套民生实事票决、议事小组活动、监督测评等7项制度,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全链条贯通。议事员队伍涵盖人大代表、社区书记、街道干部及群众代表,形成“区域+专业”的立体网络,每一位议事员既是民情的“传感器”,更是政策的“转化器”。从“听报告”到“定项目”,从“提意见”到“督落实”,以程序正义保障民主实效,在议事会第一次会议上,3项高票当选的2025年民生实事,从22300棵新绿苗木到关爱妇女“两癌”筛查等社会保障项目,是议事员对民意的审慎回应,更是对“群众提、大家议、集体定”的生动诠释,无一不凝聚着群众最迫切的呼声。

图片4.png

以民生为本,服务之花开遍街巷

  民主长卷,人民为笔,议事员们始终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行动回应期待。“植树22300棵,打造绿色低碳生态圈!”这一高票当选的民生项目,在议事员带动下再次掀起热潮,矮山坪荒坡上“百千万工程”示范林再添新绿,错落有致的苗木见证着“议事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场景。截至4月底,英城辖区22300棵苗木100%落地,将荒山变氧吧、村道成画廊,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英城答卷。

图片5.png

  “中医院到碧桂园路段无人行道,事故多发!”这条群众多次疾呼的“痛点”,在“英州夜谈·代表行”座谈会上被直击要害。议事员们深入调研,推动仙水塘村积极配合出让7亩土地,并迅速完成清表、平整到申请施工规划。4月2日,议事小组现场监督时,村民老杨感慨:“盼了十年的路,终于有希望了!”这条400米长的惠民路,不仅是安全通道,更是一条直抵民心的“连心桥”。

图片6.png

  城北凤凰小区的内涝曾是居民的心头大患,议事员们紧盯排涝站建设,从现场调研到“夜谈”督办,督促施工方与时间赛跑。2025年汛期前,这座自排与电排双模式工程将尽快投用,洋塘片区的“水患”终成“水安”。议事员刘连连感慨:“民生工程,快一步就是多一份安全。”

图片7.png

  除此之外,在议事员的“履职记事本”里,民生温度被一笔一画认真记录: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基本生活补贴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为困难群体筑牢“兜底网”;妇女“两癌”筛查的温馨关怀,织就健康守护网;英城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拔节生长,为孩子们铺就成长新程……这些群众牵肠挂肚的“心头事”,正被议事员们以民主之笔逐项勾描,从“记事本”走向“施工图”,让每一份期待都有回响。

以创新赋能,民主之光照亮未来

  为了推动议事员尽快从“会议参与者”成长为“治理主力军”,针对议事员职责认知不足的短板,人大英城工委推出“理论+实践”双轨培训,从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到《代表法》学习,从民生项目调研到监督测评,让议事员逐步成长为“懂政策、会履职、敢担当”的基层治理中坚。与此同时,将积极打造民生实事“票决—落实—测评”全链条监督体系,2025年,议事会将首次对年度项目开展满意度测评,让群众打分成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城北排涝站的进度公示、惠民人行道的施工日志,以透明赢得信任,以监督压实责任。

图片8.png

  人大英城工委关于街道议事会的探索,用制度搭建舞台,让群众成为主角;用行动书写答卷,让民生落地有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从“单打独斗”到“共建共治”,这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之路,正在铺就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在今后的工作中,人大英城工委将继续以议事会为支点,撬动更多“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让民主的种子在群众心田生根发芽,让为民服务的篇章永远续写新辉煌。

(供稿人:杨京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主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  承办 : 英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 4418810020  粤ICP备09167971号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站长统计

公安网备44188102000078号   地址:英德市金子山大道一号路新行政中心综合楼